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灾难泯灭不了梦想——四川灾区学子清华大学新生赴京记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8-09-07  发稿编辑:

08828,《中国教育报》第一版栽文《灾难泯灭不了梦想》,以大量的篇幅介绍了江油一中学子袁定波在大地震摧毁了他家的房屋后,在该校领导、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他然希望不灭,坚忍不拔,顽强拼搏,以696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的动人事迹。(赵斌)

 

“我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有所突破!”

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学生的袁定波,见面时略显羞涩,但谈及日后理想,口气却很“狂妄”。

这个瘦瘦小小的朴实大男孩,来自四川省青川县极重灾区普通农村家庭。那场天崩地裂的大地震摧毁了他家的房屋,使本来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灾难从未能够摧毁希望。在全社会的关爱下,18岁的袁定波经过顽强拼搏,考出696分的高分,终于收到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青川山区里灾难深重的农村家庭,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如今,凤凰即将远行。

火车汽笛鸣响。

袁定波掐掐自己的胳膊,才发现这一切不是梦。当他把大红录取通知书送到父母手里时,父母未老先衰的脸上挂满了泪珠,就连80岁的爷爷也咧开掉牙的瘪嘴欢喜地笑了。欢乐的气氛充满了这个被称作“家”的临时帐篷。

他突然发现父亲转过头去偷偷地叹息。

他如遭电击。懂事的他一下子明白了父亲夹杂在幸福中的无边苦恼:在3个多月前的大地震中,他家仅有的几间瓦房变成了一片凄凉的废墟。本来拮据的家庭又雪上加霜,别说大学4年学费、生活费,就是赴京的路费也成了问题。

这时候,社会各界伸出了援助之手。

白发苍苍的“学长”、清华大学四川校友会会长陈进禄,送来了成都至北京的硬卧火车票和背包。

清华大学承诺:像袁定波这样的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将获得包括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在内的各类资助11000元。

在清华大学学习和任教达14年的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承诺: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灾区学生,首期一次性资助每人2000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火车汽笛鸣响。袁定波凝望着车窗外的绵阳、远方的青川,刹那间泪水涟涟。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经历了人世间罕见浩劫,依然生气勃勃,灾难的底色里永远跳跃着生生不息和希望。

地震后,他心里曾一度放弃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原因很简单,这场地震的威力似乎是毁灭性的:

一直是心底支撑的家庭,一瞬间化成可怕的废墟,全家人舍不得离开家园,住进了原地搭建的帐篷。

学校的房子几乎全部成为危房,先前顺利进行的高考备考复习,像平滑如水的乐曲演奏遭遇琴弦的断裂戛然而止。

余震不断,天摇地晃,脚下的大地就像一块发脆的饼干,随时发出吱嘎吱嘎的破裂声。

但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关爱,帮他死死撑住心底即将溃决的意志“大坝”。援建者来了,志愿者来了,心理辅导老师来了……没有吃的,送来香喷喷的饭菜;没有喝的,送来矿泉水;没有住的,搭建起遮风避雨的帐篷。他和同学们白天在临时搭建的板房教室上课,晚上挤在30人一顶的帐篷里。

挑灯夜战,他觉得备考很苦,但很快乐。眼前发生的一切,让他一次次体会到人性的坚强与温情的感动。

有了这些,他还能有什么理由在这次人生大考中选择逃避呢?

火车汽笛鸣响。

袁定波透过车窗看着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尽管家庭贫困,但并没有因此而辍学:江油一中不仅减免了全部学费,每个月还提供生活费300元。

尽管遭受地震劫难,大学梦在即将破灭之际却重新燃起希望。

尽管家里已经不名一文,但他依然坐在驶向美丽北京的列车里,即将沐浴“水木清华”的耀人光彩。

他觉得,在脚下这片土地升腾起一股力量,他就像传说中的北冥之鲲,在这股巨大力量的托举下,扶摇而上。

(刘大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