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环卫处确保安置点环境清洁
为了防止震后次生灾害发生,按照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环卫处在唐家山堰塞湖1/3疏散撤离疏散区,抢修了80余口旱厕,以解决疏散安置点群众入厕问题。为避免旱厕里的粪便污染环境,环卫处组织两个突击队每天对旱厕一口一口地掏。截止6月3日下午,突击队清运粪便约18吨。为科创园片区、白云洞、208及富乐山安置点创造了一个基本清洁的公共环境。(向俊)
江油精神病院抗震自救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江油市优抚医院、江油市精神病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医院党政领导高俊、唐本玲亲临抗震救灾第一线,组织党员干部和全院职工,全力以赴进行抗震自救,将该院二百六十多名全封闭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这次特大地震灾害,造成该院病房和医疗设备设施全部损毁,该院应急小组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多次深入危房查看灾情,组织人员抢救国家财产,并逐级上报,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至6月2日,该院在自身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收治市抗震救灾指挥部、110、120指挥中心送来的北川、平武、江油灾区的49名重型精神病患者(其中9名合并外伤),积极派救援专家组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诊治门诊病人942人次,免费为灾民发放药品8万余元,搭建临时病区约6500平米,为灾后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金佩虹 笪谦)
五里路小学的特殊“六·一”
为了让孩子们愉快的度过地震后的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五里路小学于6月1日上午召集学校部分学生来到了学校,举行了一个既简单,而又特别的儿童节庆祝会。校长代表教职员工向少年儿童致词;游仙区教育体育局发来慰问信,对各班评选出来的品学兼优的三好生、优干生给予表彰奖励。(姜世荣)
安县确保灾后无大疫
“5.12”大地震,造成了安县高川乡山崩地裂、房屋垮塌、道路阻塞、通讯中断、伤亡惨重。安县在第一时间建立了全县第一个灾民安置救助站,搭建帐篷520余顶,安置了从该乡营救下山的灾民2500余人,同时安置附近村组灾民2000余人。由于人员集中、条件简陋、气候无常,卫生防疫形势十分严竣。近日来,救助站强化卫生防疫,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胡志敏 林勇进)
奋战在一线的手术麻醉师们
地震后,市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杨曙光率领全科医护人员在北川伤员到来前,在简易房内开设了临时手术室,为救治伤员做好了准备。
地震当晚,麻醉手术科主动派三名医护人员支援北川抗震救灾前线。该院医疗救护队一行八人在副院长黄波的率领下,是最早到达北川的救护队之一。
医师陶刚在大灾面前一马当先,既是麻醉师也是担架工,又是包扎人员,能干的活他都干,能做的事他都做;地震第二天手术多任务重条件差,完成伤员手术十余台。白班医生谢生春、魏官峰从早上8点工作到下午7点,护士路小红、任清兰也一直坚守岗位,年轻麻醉师郑茂、李微更是一刻也没休息。突至的灾难令物质短缺,麻醉手术科的医护人员把食品让给伤员,把困难留给自己。
科主任扬曙光既是科室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大地震以来他与护士长一起一直战斗在手术一线,七天下来共完成手术一百多台。(王璐南 姚雨 孙忠贤)
江油市卫生局确保大灾无大疫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江油市卫生局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灾情,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据统计,该市卫生局环境消毒4830多万平方米,消毒厕所57万个,垃圾堆1万处,灾民聚集点424个;消毒水井41万口,水厂67个;使用和发放消毒剂:优氯净97吨,灭菌片5万瓶,消毒片3吨,药皂1万个,生石灰22吨。出动专业技术人员4000多人次,车辆900多台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5万份,排查各地报告疫情15起,均排除了传染病。设立临时预防接种点和结核病治疗点,注射狂犬疫苗950人次,免费诊治结核病人425人。(梁柱生)
省人口计生委赴绵指导工作
6月11日,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欧力生、政研室赵永红、人事处李皎一行,受省人口计生委党组委派在绵阳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周茂龙、纪检组长赵永生的陪同下,深入北川、安县、高新区、市指导所查看灾情,了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系统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指导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亲切看望并慰问了辛勤工作在安县永安镇灾民安置点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同志。(李松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