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工作调度会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左永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攻坚三季度、决战下半年,持续巩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全省发展大局贡献更多绵阳力量。
市长、市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云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李亚莲,市委常委、科技城管委会主任郑志恒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精神,听取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部署落实情况、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和各县(市、区)、园区上半年产业建圈强链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并就“清风护航”专项行动督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相关情况进行通报解读。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把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大力实施“八大行动”,扎实抓好“四张清单”,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各方面、各条战线的任务都很重。全市上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有力应对,全力做好稳增长、扩内需、增后劲、守底线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会议指出,要狠抓项目投资。全力以赴抓好项目突破攻坚,形成比拼态势,切实把计划的项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投资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后劲;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和项目申报窗口期,吃透上级政策,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强对接沟通,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省大盘子;把招商引资牢牢抓在手上,发挥招商专班作用,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探索院地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的新举措、新办法,推动一批产学研项目落地转化;用好重点项目智慧调度平台,落实好相关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尽快达产见效。要挖掘消费潜力。突出绵阳特色优势,抓好以文旅经济为代表的服务消费,聚焦暑期、国庆、中秋等重要节点,持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办好各类大型演出赛事,积极承办各类国省级展会,挖掘更多消费增长点;切实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撬动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促消费活动和消费券发放,充分释放本地消费、更好吸引外来消费。
会议指出,要筑牢产业支撑。推动工业挑大梁,围绕做大“587”产业,一手抓项目招引,一手抓内部挖潜,孵化培育更多新企业,精准服务骨干企业稳产增产,推动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爬坡上量、满产多产,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发展增势;推动农业多贡献,扎实抓好大春粮食生产,做好生猪等重要畜禽稳产保供,全面推进“森林四库”建设,擦亮“绵字号”农产品品牌,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推动服务业增效益,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发挥好服务业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抓好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推进城建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多层次、多样化“好房子”供给;按照“小县大城”思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抓好特色优势产业,有序推进中心镇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县城发展能级;抓好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千方百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会议指出,要推动民生改善。持续在拓岗位、强能力、优服务、兜底线上下功夫,落实好支持企业稳岗扩岗、高校毕业生留绵就业创业等政策措施,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用心用情办好省市民生实事,统筹做好教育、医疗、社保、托幼、养老等工作,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要守牢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抓实抓好防汛抗旱、地灾防治、用电用能保供、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重大任务,统筹抓好安全维稳等工作,强化科技赋能,完善应急预案,仔细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及时有效应对各类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全市上下要进一步鲜明实干导向,激发干事创业动力、提振拼搏实干精神、形成争先创优共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思想解放、敢闯新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勤奋敬业、甘于奉献,齐心协力,实打实把各项工作拼出“加速度”、干出“显示度”。市级有关部门要坚持“最初一公里”对“最后一公里”负责,加强对下指导和赋能,积极推动解决问题。县(市、区)、园区要主动担责履责,发展好的要多拉快跑、多作贡献,暂时落后的要补齐短板、奋力追赶,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到位,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市委财经委员会委员,有关市领导,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有关领导,各县(市、区)、园区负责同志,市级有关部门(单位)以及部分科研单位、高等学校、金融机构、市属国有企业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记者 刘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