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全市旱涝急转情况下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会召开,市地质灾害指挥部指挥长、副市长李南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务必要高度警醒,树牢底线思维、强化极限思维,坚持未雨绸缪,责任落到实处,全面打通旱涝急转情况下地灾防治“最后一公里”。
会议指出,根据历史气象规律和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发生秋雨、秋汛和旱涝急转的可能性极高,局地强降雨和旱涝急转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极大,本周将出现一轮持续时间长、雨量大、夜雨特征明显的降雨过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极易诱发。要深刻汲取近期全国多地山洪灾害教训,做到“举一反三”,堵塞漏洞。风险排查要聚焦有人居住的靠山靠崖、临沟临坎等易灾地段,学校、旅游景区、交通沿线、在建工程、网红打卡消暑露营地等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广泛发动干部群众排查监测。信息研判要做到“落叶知秋”,加快完善部门联合会商及直达基层一线的扁平化调度机制。避险转移要做到“不落一人”,责任和措施落实要到岗到人,到点到户,特别是受威胁孤寡老幼等特殊群体要逐一登记造册并落实包保责任。预案演练要做到“烂熟于心”,加强对基层防灾责任人和村组干部群众等的防灾避灾救灾知识宣传,强化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全力做好旱涝急转情况下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记者 兰建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