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2020年绵阳市国企资产总额达6135亿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1-27  发稿编辑:韩春梅

 

 1月26日,记者从市国资委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135.60亿元、所有者权益1518.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54%、15.23%。全年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91.28亿元、工业总产值934.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6%、10.23%,对稳增长促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当好了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

 去年以来,全市国资系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市场化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国有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市国资系统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文件,深入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市属企业及子企业混改率达到69.7%,7户市属企业开展“1+N”改革树标行动,经营效益大幅提升。九洲导航“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三项制度”改革获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通报表扬。长虹爱联科技入选国家“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名单,成功发布两款搭载国产芯片的行业领先5G模组。

以优化国资监管新机制为着力点,推动出台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落实差异化监管,分类推进改革、发展、监管、考核举措,持续推进分类监管、在线监管、科学监管;规范完善监事会月报制度,加强“三重一大”事项日常监督;防范化解企业重大风险,实现投资和债务风险可控在控。

 项目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全市国资系统建立“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推进、通报、考核、属地联动、入库入统“五大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国资系统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在全省率先建立国企防控疫情激励机制,全力做好相关服务保障,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突显责任担当。市属企业全年共实施各类项目580个,累计完成投资233.53亿元,签约招商项目23个,签约金额达139.02亿元,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此外,全市国资系统还突出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强根铸魂”党建工程“六大行动”,积极探索企业党委会前置研究事项、研究决定事项等“五张清单”,建立实施党建工作轮值主席和党建指导员制度,夯实国企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探索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联动,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据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市国资系统继续纵深推进“改革攻坚行动”,全面开展“效益提升行动”,持续提升“优化监管行动”,深入开展“党建引领行动”,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易鑫  袁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