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全国住房公积金入市的相关研究准备工作已经启动,酝酿多时的公积金入市正在加速。但考虑到公积金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收入组成,在投资上仍应以稳字为先,找到风险和收益最佳的平衡点。
住房公积金入市酝酿已久
近日,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全国住房公积金入市的相关研究准备工作已经启动,证监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此举表明住房公积金入市准备工作已经提速。
事实上,推动住房公积金入市,证监会已酝酿多时:早在2011年年末,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曾提出,将力推住房公积金入市;去年6月26日,证监会官员表示正与住建部共同研究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了解,以住房公积金取代实物分房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通过建立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机制,在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同时,有效规避了福利分房时代的种种弊病。如今,住房公积金已成为城镇居民“买房钱”的重要组成。
值得尝试但不应盲目乐观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德峰认为,截至2011年底,我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已高达2.1万亿元。按照现有的规定,住房公积金在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外,可以通过国债投资和银行存款来实现增值,但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收益较低,不利于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增值。公积金入市有风险,但将大额资金存在银行同样有被通胀侵蚀的风险。
李德峰指出,推动住房公积金入市,首先要明确目的。如果是为了保值增值,是值得尝试的,但如果是为了救市,那出发点就是错的。
投资应以保本为先
事实上,住房公积金入市的问题,已引发广泛争议:在资本市场充满期待的同时,许多人也担心这笔安身立命的“买房钱”会陷入A股泥潭。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即使对于个人来讲,也很少有人拿准备买房的钱去炒股。住房公积金涉及国计民生,公积金投资必须以保本为先,增值为次。在投资上,应以“稳”字为先,选择价值投资,而不是投机炒作。入市资金的比例应严格限制,循序渐进,防止风险放大。(据新华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