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大部制改革释放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信号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2-26  发稿编辑:景秀丽

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稿。观察人士认为,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大部制改革意在释放新一轮市场化改革信号,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资源作用。通过整合行政资源,减少机构数量,减轻部门协调成本,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行政对市场干预过多困扰着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相对应的是政府管理机构林立。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现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有28个,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都在12到18个之间。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而大部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即强调政府职能在于承担公共服务,而不是“越俎代庖”地管理微观经济建设。无疑,大部制改革将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信号。

一般来说,政企分离是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而大部制改革又提前于政企分离,比如早在1998年电力部被撤销和信息产业部的成立都是后来市场化的明确信号。

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类和社会类部门是推进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有媒体透露,在新一届政府将启动的大部制改革中,有望实现大文化部、大交通部以及大农业部的新格局。大文化部的改革方案是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并入到文化部,大交通运输部是将铁道部并入到交通运输部,而大农业部将整合农业、林业、水利部门三个维度。

应该看到,大部制改革与国企改革紧密相关。大部制改革其根本上必然带来利益的重新调整,甚至要重新“切蛋糕”,这必然引发激烈的利益保护和博弈。如果不深入推动国企改革,政府改革的利益基础和权力基础就难以真正推动,未来大部制改革的政策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这也意味着大部制改革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张朝晖)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