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调控从严利于稳定预期 将有力抑制楼市“高烧”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2-25  发稿编辑:景秀丽

日前出台的“国五条”虽然尚未超出此前调控组合拳的范围,重在对既有政策的强调和落实,但是此次中央及时释放出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决心的信号意义重大,对消费者的心理将产生重要影响。

记者庞东梅今年1月份楼市回暖,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楼市的升温,致使“淡季 ”不淡,市场上弥漫着一股“看涨”的氛围。

国家统计局2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虽然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城市个数比去年12月份略有减少,但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则比去年12月份有所增加。二手住宅环比和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比去年12月份均有所增加。市场的表现以及数据的变化,是否意味着今年楼市会像某些“春天派”所言出现价格快速上涨的局面?日前房地产宏观调控“国五条”及时出台,将对后期楼市产生何种影响?

两大因素推动首月房价上涨

针对1月份房价的上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认为,影响1月份房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部分开发商前期采用以价换量销售策略取得了效果,现阶段优惠促销力度削弱甚至取消。另一方面各种房价信息频频见诸于各类媒体,一些专家、学者对房价的走势说法不一,潜在购房者预期不明,担心房价进一步上涨,导致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置业的升级需求的购房人群入市意愿较强,拉动了性价比较高的住宅价格上涨。

近两年,受“限购限贷”为核心的此轮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推动其改变营销策略,“以价换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理性选择。分析人士指出,在2012年楼市成交向好带动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面已有明显改善,开发投资和新开工增速在年内均实现了见底企稳。可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基本已经过去。

“预期”对于短期房价的波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看涨”预期强烈,不仅推动潜在需求提前释放,而且也容易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捂盘惜售”,短期内扰乱市场供需,掩盖真实的供需关系,助推房价大幅上涨。从二手房市场的表现来看,二手房市场房价的上涨和成交量的活跃,表明不仅刚性需求不断释放,而且从中也折射出改善性需求从“观望”中退出选择“尽早入市”。当前市场对房价“看涨”的预期更加强烈,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短期因素。

房价趋稳有基础

刘建伟表示,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确定了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运行和监管机制,加快形成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迅速推进和有效实施,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房价上涨的压力将会减弱,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大幅反弹的基础。

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升温的大背景下,“国五条”的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升温的市场泼了一盆降温的“凉水”。从“限购”的强调和升级有望到“房产税”试点扩围提上日程,具有针对性的五条举措为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定下基调。在房地产宏观调控继续从严的背景下,虽然各方预期今年房价可能温和回升但难以出现大幅反弹。

调控持续收紧利于稳定预期抑房价

当前楼市出现量价齐升的“春意”,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反弹,其中不乏“ 恐慌性”入市的因素。“看涨”预期和担忧,短期内极大地推动了房价的上升。一旦房价上涨预期进一步增强,对房价往往具有互动和反馈效果,容易引致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因此管理好预期对于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至关重要。

日前出台的“国五条”虽然尚未超出此前调控组合拳的范围,重在对既有政策的强调和落实,但是此次中央及时释放出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决心的信号意义重大,对消费者的心理将产生重要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郑红玉指出,在房价上涨预期不断高涨的背景下,随着“国五条”的出台,将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

这一举措的及时出台,也使得人们对后期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加码充满期待。市场人士预计,虽然此次并未出现最近市场预期的全国性房贷政策的调整,但是“限购” 、“差别化信贷”的核心并未松动,并且今年“限购”的城市有望增多。此外,房产税试点的扩大也是大概率事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如果房价出现继续大幅上涨的势头,不排除后期出台更加具体、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性,以防止出现房价报复性反弹。(中国经济信息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