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四川省水利厅:治水兴蜀构建全国水利强省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11-13  发稿编辑:景秀丽

 

四川省水利厅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通过未来八年艰苦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落实好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实施总体战略中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突出“城乡统筹、三化联动、两化互动”,不断跟进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深化“蜀水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不断改善“治水兴蜀”、“产业兴省”软硬实力,为“美丽天府”从盆地到高地的大跨越奠定坚实水利基础。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通过继续组织实施好农耕区“全域灌溉”,加快“再造两个都江堰灌面”。要继续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紧建设一批既解决当前急需又关系长远发展的民生水利项目,全面推进生态防污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振全省水务改革一体化,做到科学治水、用水、管水,从根本上改变水利建设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在物质基础上坚定支撑全川全面小康的建成,切实打造全国水利强省。主要行动包括:一是在2015年前基本完成“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任务,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70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000万亩;到2020年再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积极开展试点,建成一批实现“全域灌溉”的县(市、区)和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片。二是解决215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地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2015年水产品年产量达到120万吨。三是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隐患;提高主要江河和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的防洪能力,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县级以上城市基本达到防洪标准;全省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1%以下。四是推进小微水利设施民主协会管理步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省各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45,新增节灌面1310万亩;万元GDP用水量降至120立方米以下。城乡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75%,新治理水土流失1.8万平方公里。 五是水法规及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水利管理和改革取得新突破,现代化的水利行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县乡两级基层水务服务功能和业务技术结构全面增强,全行业党建科学化及精神文明取得长足发展,进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