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南充市嘉陵区农田水利注重产村相融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8-28  发稿编辑:景秀丽

QQ截图20120828162836.jpg

 

南充市嘉陵区在农田水利综合示范建设工作中,以贯彻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推进强化“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为着力点,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全面构建和谐水利为出发点,以小农水产权改革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科学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优化变革,实现了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朋友的持续增收,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文明程度。

现目前,南充市嘉陵区初步实现了以大通镇三洞碑、龙池院、大沟头等9个村为核心的水利新村产本融合新体系,项目区涉及85个社,9800余人。水利新村的科学发展呈现出四个方面的重要特点:一是以“中央小农水”为依托全面整合涉农涉水项目,充分发挥农田水利示范区与省一级大凤垭新农村示范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本统一的独特优势,依托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整合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现代农业新村建设等13个涉农项目注入民生项目资金1.25亿元。二是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整体推进,项目区周边已整治完成病险水库2座,整治山平塘15口,整治石河堰10道,新建蓄水池85口,新建排灌渠系148公里,新增及改善农业灌面8200多亩;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处;治理水土流失8平方公里;新建村道公路、机耕道、便民路69公里,水利新村示范区的“山、水、田、林、路、渠、院、房、气”等综合改造已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产业旺”的标准;群众生活饮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得到全面保障,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三是以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为模式强化重点特色产业的配套,以柑桔、柠檬为重点新发展经果林156万株;发展果套种蔬菜7200多亩、果套豆类植物2500多亩、果套中药材2400多亩;新建国家级种猪核心场1个、建成生猪产业园2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4个、千头生猪养殖场25个,示范区内人均农民年增收1120多元。四是以业主引导带动、协会自主创新为抓手健全机制,强化产村融合,水利新村示范区共引进产业项目主导性业主18家,共组织投入生产资金2亿元,实现了产业、农建工作并举;以村为基本单元,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9个,实行自建、自管、自收益。水利新村示范区已形成了“党政主导、面向民生、群众主体、业主带动、协会管理、整体推进、发展产业、注重效益”的水利新村持续发展新格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