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2)日下午,作为绵阳科技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暨成果转化对接大会的重头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校校长论坛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来自省内外70所高校的600余名负责人汇聚于此,就高校如何加快推进成果转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献上精彩的学术演讲。
科技部高新司巡视员耿战修,教育部科技司副处长舒华,市委常委、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颜超,副市长经大忠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经大忠在致辞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论坛的举行表示祝贺,并介绍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的有关情况。他说,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经大忠表示,绵阳在倡导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在推动科技成果应用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等各个环节方面,进一步优化政府的服务能力,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经大忠希望,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积极到绵阳转化成果,与绵阳国家科技城协同创新,共同创业,共创辉煌。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我校长期坚持的科技工作原则,只有将学校发展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实现高校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真正价值。”在昨日的高校校长论坛上,西南科技大学校长肖正学做了抛砖引玉式的发言。随后,来自四川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4所高校负责人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论坛主题,并结合高校的成功经验和规划设想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据悉,本次论坛由科技部高新司、教育部科技司、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科技城管委会、西南科技大学共同承办。(梁明 刘鑫)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