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我国物价重返低通胀时代?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8-21  发稿编辑:景秀丽

 

我国的CPI正在加速回落,特别是今年5、6、7月,仅三个月同比涨幅就从 “3时代”迅速回落到“2时代”、“1时代”,其中7月份为1.8%,是30个月的新低。

但为何有市民仍然觉得物价较高?我国物价是否将重返“低通胀”时代?

市民:蔬菜贵了 雪糕也贵了

近期,CPI增速重回“1”时代,但不少广州市民坦言,目前物价水平还是比较高。

“蔬菜瓜果价钱变化比较明显。”正在广州员村市场买菜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与一两年前相比,现在的菜价贵多了,而且受天气影响,上涨幅度也会比以往大些。“ 特别是台风以后,原来芥蓝只要每斤5元多,现在涨到每斤8元多,苦瓜从每斤1元涨到了每斤3元,菜心价格涨了一倍。”

一位杂货铺老板娘告诉记者,猪肉价格最近有所回落,从每斤十三四元跌回12元,但是牛肉、鱼类价格依然较高。“不少饮料也涨了,过去一两元的雪糕,平均每根涨了5毛到1元。红米酒从7元多涨到8元,每瓶涨1元左右。有些饮料虽然价格没变,但明显感觉瓶子变小了很多。”

“这一两个月,日常用品价格确实稳定了很多。”就职于一家保险公司的谢女士说,最近CPI数据降了,物价也涨慢了,不过许多日常用品如衣服鞋子、洗涤用品、纸制品,还有饮食等,价格本身并不便宜。“以前一两百元就能买到很好的衣服鞋子,现在都要八九百甚至一千多元。中午吃个工作餐,也从原来的12元涨到现在的十五六元。”

员村附近一家房屋中介业务员说,周边房子价格近期没有再大涨,但也没有怎么跌。比如两房一厅的房子,电梯房月租在2500元左右,楼梯房看它所在的位置,较好一点的也要1800元左右。从年初到现在,房租有缓慢增长的现象,但每月涨得不多。

CPI:回落快了通胀减轻了

对于市民感受与CPI走势数据不完全一样的现象,华南师范大学博导谌新民教授分析,CPI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比涨幅回落,表明物价上涨的速度已大为放缓,但物价水平本身还是在缓慢上涨的。

首先,从近几年的数据综合起来看,CPI作为一个相对概念,同比涨幅反映的是与去年相比,而去年7月份CPI同比涨幅是相当高的,在此基础上即使今年涨幅较低,物价的绝对值同以前比仍是较高的。其次,CPI统计本身也有不足。由于CPI不可能将所有的物价都涵盖进去,有部分民生数据,比如住房价格,按照国际统计惯例是不包含在CPI中的,这使数据与市民的感受也不完全一致。此外,不同群体对物价的感受也不一样,收入比较低的群体受物价影响会比较大,这部分群体对物价上涨感觉就更为敏感。

“最近几个月CPI同比涨幅加快回落,说明目前的通胀压力已大为减轻。”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余甫功教授认为,从7月份1.8%的涨幅看,这确是一个比较低的数字。

虽然物价本身仍处于较高水平,不过专家认为,如果接下来出现物价负增长(即 “通缩”),则又可能对经济产生另一方面的危害。余甫功分析,通缩意味着经济萧条,由于物价负增长,企业的成本没有办法弥补和转嫁,生产难以正常维持,经营收缩,将带来业绩下滑、失业增加、工资下降等严重问题,因此不能用“通缩”的办法解决物价问题。

“要化解高物价对老百姓的影响,一方面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则应完善收入增长机制,使老百姓的收入能随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增长,减少物价的影响,并能使实际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谌新民表示。

未来:“低通胀”有望实现了

7月份CPI两年半来再次重回“1时代”,通胀率低于3%就属于比较温和的通胀水平。人们更关注的是,今后能否继续保持这种较低的物价涨幅。

接受羊城晚报采访的专家普遍看法是,保持“低通胀”已是我国经济逐步进入“ 中速增长”的必然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的 “低通胀”也可望实现。

谌新民教授分析,当一个国家存在较多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时,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总需求上升一定程度可能使这些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可能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较快增长,物价问题相对不突出,或者“高通胀”与“高增长”并行。但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资源、环境对增长的制约就会日益突出,如果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则会更多地表现为物价上涨,而经济增速并不会大幅上升。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其增长将逐步进入到“中速增长”,这一轮物价上涨中,GDP增速与过往的高速增长相比就相对较低。未来中国经济要平稳较快增长,关键问题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破解拼资源、拼环境的传统增长方式,这需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余甫功教授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CPI涨幅的回落,给“稳增长 ”提供了更多的货币政策空间。但现在“稳增长”与2008年因全球金融海啸应对的背景已有较大变化,再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可能性低。时下有观点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就需要放松货币。实际上,从这一轮通胀看,中小企业并没有因货币较宽松而获益,相反,由于通胀使各种原材料大幅上涨,而销售又因为竞争激烈不敢轻易提价,中小企业的处境反而更加困难了,转型升级的时间和空间都受到压缩。因此,当前“稳增长”的政策也是多方面的,除了货币政策,还有结构性减税等财政政策,近期再出现大幅的物价上涨可能性已经降低。而在“稳增长”的同时,继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也可望实现长期的“低通胀”。“至于近期CPI会否出现一定的反弹,则受季节性蔬菜价格变动、油价等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可能仍会有一定的波动”。

“特别是,当前房价的调控不能放松。”谌新民认为,住房对经济有相当的拉动作用,但当前过高的房价,其负面影响已使其拉动作用大为抵消。如果房价继续大涨,最终也会拉动其他物价的上涨。要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调控好房价是一个重要前提。

链接一:本轮通胀调控回顾

本轮通胀从2009年11月物价涨幅由负转正开始,此后一路走高,2010年年中后广受关注,2011年抑制通胀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为化解通胀压力,有关部门从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7月5次上调存款利率。主动调控加上外围经济下行影响,我国CPI同比涨幅自2011年7月份冲高到6.5%后,开始逐步回落。

今年以来,物价指数出现加速回落的态势,到今年7月份CPI同比涨幅创下近30个月来新低。

链接二:语 录

“有些饮料虽然价格没变,但明显感觉瓶子变小了很多。”———某市民

不能用“通缩”的办法解决物价问题。———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余甫功

要化解高物价对老百姓的影响,一方面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则应完善收入增长机制。特别是,当前房价的调控不能放松。———华南师范大学博导谌新民(马汉青 黄璨)(中国经济信息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