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绵阳市民政局最近出台“敬老爱老助老工程”的实施意见,为全市近百万60岁以上老年人带来福音。
中期目标——“十二五”末在全市形成“9073”养老格局
据悉,绵阳市“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包括城市养老机构建设、县市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总体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市形成“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服务设施实现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机构实现集中养老。初步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同时,全市要创建以日间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权益维护、应急救助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示范社区20个。在现有2.4万张养老服务设施床位的基础上,新增床位4000张,总床位数达到2.8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今年任务——重点实施“七大计划”
今年是“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启动年,绵阳市将重点实施“七大计”。一是“阳光计划”(市级以上城市老年养护机构建设计划),即对现有1个市级国办老年社会福利机构扩建项目纳入中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二是“月光计划”(县市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争取省民政厅对“幸福家园”工程的后续支持,对各县市区综合福利中心给予配套设施设备资金补助;对建设过程中资金缺口较大的项目,争取中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和省“月光计划”项目支持。三是“星光计划”(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计划)。以涪城区御营二社区、科学城科园社区等4个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单位为引领,推进我市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按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新建和改扩建20个方便使用、规模适度、可持续运作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四是“霞光计划”(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计划)。将民政部实施的“霞光计划”与市“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积极探索利用剩余床位为其他低收入、高龄、独居和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五是“幸福计划”(农村养老服务建设计划)。选择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社区(村),建设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六是爱心护理院建设计划(“爱心护理工程”)。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以长期照料、专业护理和临终关怀服务为核心的爱心护理院,为高龄、失能、病患老年人提供长期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七是“助康计划”(老年康复辅具配置计划)。积极组织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对象中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残疾患者和老年人配置符合体能心态特征的康复辅具,提高其生活质量,并逐步延伸到城乡特困家庭。
实施方案——多措并举 强力推进
为确保“敬老爱老助老工程”顺利实施,绵阳市在资金投入、机构建设和服务队伍保障等方面采取了有力举措,制定实施方案,分解目标任务。
首先,全面落实高龄老人补贴制度,推进养老服务补助制度的建立,将“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0张”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在争取中央投入的同时,进一步争取地方财政资金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动态保障机制。市县将按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慈善捐赠资金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全面落实现有法规政策,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优惠扶持;采用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方式推进养老福利机构的发展。(绵阳新闻网)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