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绵阳市召开“六五”普法暨法治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和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市、县、乡、村(社)四级3万余干部在集中设置的1741个分会场参加会议。绵阳电视台向全市市民进行了现场直播。会议为普法和法治城市创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牌、为“法治城市创建示范单位”授牌,为普法讲师团成员代表颁发了聘书。市委书记吴靖平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时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六五”普法规划组织实施的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突出普法重点,确保全市“六五”普法“一突破、四提升”总体目标全面实现。
吴靖平在讲话中指出,“六五”普法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扣创建“全国法治城市”目标,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城市创建,法制宣传教育保障大局坚强有力,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全市法治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为绵阳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积极创建“全国法治城市”,对于构建和谐绵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推动绵阳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保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需要,是创建“全国法治城市”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六五”普法和法治城市创建工作。
吴靖平强调:绵阳全市“六五”普法的总体目标是“一突破、四提升”,“一突破”就是实现法治绵阳创建新突破;“四提升”就是全体青少年法治理念和法律素养大提升、全体公务员和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水平大提升、全体公民法律素质大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法治化管理水平大提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坚持传播法律知识与树立法治观念相结合,在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上下功夫;坚持服务发展大局与服务人民群众相结合,在增强普法教育实效性上下功夫;坚持突出普法重点与拓展普法领域相结合,在扩大普法教育覆盖面上下功夫;坚持开展普法教育与推进法治实践相结合,在提升全市法治化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坚持继承传统经验与创新方式方法相结合,在激发普法教育活力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六五”普法规划组织实施的领导,把普法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抓好法制宣传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要抓紧制定普法规划或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强化行政执法部门普法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普法教育主管机关重要职责,做好“六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
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炜在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明确目标,牢牢把握“六五”普法重点。要注重教育引导,在营造法治氛围上见成效;要强化分类指导,在突出重点对象上见成效;要深化法治实践,在提高法治水平上见成效;要围绕发展大局,在服务中心工作上见成效;要维护群众利益,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见成效。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措施,抓协调配合、抓调查研究、抓典型示范、抓制度建设、抓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仁富,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兴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副市长、市公安局长任建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王黎,市政协副主席李京平等出席会议。
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莫亚玲,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支卫平,市政府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科学城办事处党委、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各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