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涪城区水务局全力推进“全域灌溉”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3-15  发稿编辑:景秀丽

自“关键在于落实”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开展以来,区水务局党组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务求实效、全员参与、开门整顿、惩戒教育”原则,结合系统工作实际,精心组织,深入实施,干部职工思想作风有了明显改进,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工作干劲有了明显增强,超额完成2011年度市区各项目标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排名。

新年伊始,为进一步巩固作风整顿成果,局党组紧扣区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科技城”发展战略和“一区三组团”的总体布局,以“项目为重点、产业为支撑、民生为根本、示范为途径、党建为保障”,奋力抢抓全省首批十个全域灌溉试点县(区)重大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级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大力支持下,落实“六到位”措施,在全区范围掀起了以实现全域灌溉目标为重点的新一轮治水兴水热潮,有效推动了涪城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组织领导到位。全域灌溉建设既是省水利厅对我区的信任,更是涪城水利发展难得的机遇。该项工作得到了区委区的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水利、农业、交通、国土、林业、农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域灌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级相关部门和项目乡镇明确专人,加强对全域灌溉工作的组织领导。

规划措施到位。全域灌溉工作本着以规划为龙头、产业支撑、项目为保障、民生改善为落脚点,立足区情,科学谋划,大手笔绘就涪城全域灌溉新蓝图。从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区水务局紧紧抓住中央、省委、市委2011年1号文件的出台和中央、省委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先后编制完成了《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全域灌溉“十二五”建设规划》等,并将实施全域灌溉推进全域发展写进了区委第五次党代会主题报告。

资金整合到位。今年,区委、区政府作了严格规定,对全区涉农资金进行了全面整合,统一用于全域灌溉示范片——杨(家)关(帝)产业带建设。按照“渠道不乱、职责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已将全域灌溉专项工程、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五小”水利工程、省级水资源费项目、农村公路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发土地治理、金土地工程、林业经济林木营造等各种涉农资金,合力建设示范片,为全域灌溉试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监管责任到位。区水务局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相关股室人员具体抓,确保工作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坚持阳光操作,确保监管到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做到对每一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实行阳光操作。落实具体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加强技术指导,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确保项目建设投资省、质量好、效益高,并能良性运行,永续利用。

管养机制到位。由“重建轻管”转变为“建管并重”。在实施全域灌溉试点中,将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先改后建,先建后补,按照工程类别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确保工程安全利用和效益发挥。

奖惩措施到位。严格目标考核,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区水务局将全域灌溉工作纳入了对对相关股室人员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与目标奖励和绩效奖励挂钩。

预计到年底,示范片内的11个村可基本实现蓄水有塘库、灌溉有渠堰、排涝有沟涵,取得蓄泄自如、灌排有序、旱涝保收的效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的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十二五”期间,全区计划投资18.4亿元,整治病险水库13座,新扩建小型水库15座,整治山平塘1393口,修建蓄水池7226口,配套、改造各级渠道4600公里,新增恢复蓄引提水能力5500万立方米,新增、恢复、改善灌面8.9万亩,新增节水灌面2.9万亩;解决9.2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到“十二五”末,耕地灌溉率、旱地浇灌率达到95%以上,节水灌溉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农村生活供水入户率达到98%以上,实现全域灌溉目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