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继续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着力推进蔬菜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的集约发展模式,力争实现蔬菜种植120万亩,连片发展4万亩的目标任务,将市民的“菜篮子”越做越大。
推进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强菜地设施建设。今年,我市将继续完善《绵阳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并要求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基地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县(市、区)、乡镇、村组和地块,着力建成一批“带状”、“块状”布局、适度规模的蔬菜专业村组、专业乡镇。同时,重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田形调整、培肥地力、乡村道路改造、电力保障以及蔬菜生产设施等配套建设,确保田、水、路、电配套,灌、排、蓄功能齐全,为实现建设5个现代农业万亩蔬菜示范区打牢基础。
大力发展和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扶持龙头企业,鼓励其支持建设冷藏库和冷藏运输设施设备,逐步建立从田间到市场的冷链销售系统,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同时,围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精神,切实加大科技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蔬菜技术服务体系,培植科技示范大户,加强菜农培训,提高菜农标准化种植水平,计划建设现代化工厂化育苗中心2处,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20个,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从而整体提升蔬菜产业科技含量。
为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我市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加强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监测监控。全面推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三项制度,结合正在推行的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起1个市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同时,支持、鼓励引导企业、科技部门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争创名优产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将绵阳蔬菜品牌做大做强。(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