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是市委把握发展规律、着眼绵阳实际,在全省率先开展的一项自主性、原创性改革。一年多来,潼川镇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多措并举发展镇域经济,以高度自觉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潼川镇以“四个坚持”为抓手,全力推动试点工作提速增效,着力提升全镇商贸经济、创新发展和区域辐射能力,打造全县商贸经济发展高地。
一、坚持“一把手”主抓,上下联动压实“发展责任”。
第一时间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村(社区)和相关镇属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制定潼川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工作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压实机关、村(社区)干部责任。多次召开推进会、专题会的会议,及时理思路、把方向、找方法,形成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合力。
二、坚持“一揽子”保障,要素支撑夯实“发展基础”。
率先出台《潼川镇激励抓经济发展六条硬措施》,围绕加强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升规入统等6个方面激励全员抓经济。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开辟企业、个体户“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全镇干部对应服务企业、“企业大走访”等活动,宣传落实各种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上级各类优惠政策。建立网红人才数据库,联动网红主播直播带货,为乡村振兴强动力,为商贸发展添活力。建立潼川镇供销合作社,发展壮大三台县潼兴致远社区服务有限公司。
三、坚持“一盘棋”布局,项目先行把握“发展优势”。
抓紧抓实琴泉康养、梓州产城新区、绵遂内铁路等省、市、县重点项目的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实施,为高质量发展蓄动能、增后劲。加快建设城南潘家坝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全力打造城南商贸新亮点。成功引进国际知名星级酒店集团希尔顿入驻。依托梓州产城新区、黄家坝工业园区等招商引资基础优势,紧扣商贸服务业、鞋服制造等主导产业,瞄准成渝地区产业转移精准招商。
四、坚持“一站式”服务,市场主体释放“发展动能”。
建立联片驻村(社区)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完善领导班子、驻村(社区)干部市场主体培育责任清单和企业分类培育台账,由联片领导和驻村(社区)干部,点对点为企业发展做好上门服务、帮办代办、政策宣传等各项服务,推动一产剥离二、三产,二产剥离销售、仓储运输、技术服务等业务,全力推动“转企升规”。
五、“把脉问诊”开良方。
10月24日,乡镇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工作第二场流动现场会召开,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张欣,县委常委、副县长梁帮浩一行前往了潼川镇一犇牧业食牛府宴店现场观摩。在座谈会上,针对现场观摩中发现的问题及试点乡镇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了交流解决。张欣总结,试点乡镇工作准备充分、乡镇发展态势良好、县级部门、平台公司帮扶有力。大家有这种迎难而上、创先争优的劲头,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张欣也提出三点工作要求,一是要把握政策机遇,厚植发展优势;二是要正视现状,直面问题,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三是要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充分发挥率带作用,为三台增光添彩。梁帮浩指出,要坚持内联外引、增上统下、增量提质的三原则,全力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下一步,潼川镇将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一是持续做好“五经普”及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二是深入推进项目投资建设;三是扎实做好城镇新增就业。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干劲热情、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以镇域经济活跃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