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平武法院积极主动回应这种期待和要求,围绕四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让群众在每一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党和人民满意。
一是围绕维护司法公正,积极稳妥办理各类案件。畅通案件受理渠道,依法保护当事人诉权,解决告状难;依法打击有毒有害食品、重大劳动安全事故、拐卖妇女儿童、危险驾驶等危害民生案件的力度,提高群众安全感;建立涉劳动就业、医疗教育、婚姻家庭、征地拆迁等民生案件快速审理机制,优先受理解决;大力开展诉讼费减缓免和司法救助,加大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让经济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有法支持的当事人赢得了官司,让赢了官司的当事人能实现胜诉权利;抓好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开展联合接访、领导接访和院庭领导办案活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提高案件服判息诉率。
二是围绕保障司法廉洁,切实履行审判监督职责。强化监督和制约,规范司法行为,成立举报中心,向社会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坚决防止滥用司法自由裁量权,排除非法干预,杜绝各种“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聘请执法廉政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开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庭审评议案件、法官判后答疑释法,赋予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充分的程序权利,确保事实认定的客观性、法律适用的正确性以及当事人的可接受性;扩大司法公开范围和渠道,除传统的审判公开,大力推行执行工作信息公开、裁判文书上网和刑事案件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及法院开放日活动,建立法院门户网站、科技法庭、LED显示屏、电子触摸屏,将司法工作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增强法院工作的公开透明度。
三是围绕提升司法公信,不断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加强审判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范案件流程,全程跟踪监督立案、审判、执行及归档的每个环节,提升审判质效;常态化开展案件两评查活动,建立健全案件责任追究机制和法官业绩评价机制,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舆论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廉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互动与联系,让媒体监督客观展示和评论司法过程,及时公开应对民意舆情,提高法律权威;重视社会影响较大案件对公众判意的甄别和引导,主动、合理地应对民意期许,使依法办事成为社会公众的内心认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强化巡回审判,到老百姓身边巡回办案,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加强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站(点)建设,加强案件分流引导和诉调对接工作,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服务和诉讼方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对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加强普法宣传,开展法官“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让群众了解法律和法院,支持法院工作。
四是围绕增强司法能力,努力打造过硬法官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司法能力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和技能比赛,提高干警的业务水平和 “五个能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让“公廉为民,清苦不清贫;坚守奋进,边远不边缘”的平武法院精神深入干警内心外化于行;加强规范化管理,认真贯彻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肃廉政纪律,严格落实“五个严禁”规定,促进法官清正、队伍清廉、司法清明;建立奖优惩劣激励机制,广泛宣传干警的先进事迹,树立法院和法官良好形象。(平武法院)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