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盐亭县文同小学坚守“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将“五项管理”作为先手棋和着力点,发挥“一子落而全盘活”的重要作用;将“五项管理”融于“五育并举”中,确保“五项管理”全覆盖、深落实。
一、提高政治站位,营造落实“五项管理”的好氛围。
“五项管理”包含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主体,各司其职和协作合作同等重要。我们今秋开校就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长期发展的中心工作,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学校教学政教工作原有的方案,通过行政会、周前会、教研会等方式主题讲座、专项培训,提升教师对实施“五项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调查问卷、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和指导;通过开展主题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制作创意作息时间表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促进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遵守,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合力。
二、构建落实“五项管理”的长效机制。
努力探索“五项管理”的长效机制是我校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构建服务与促进相结合的保障机制。学校成立由党政、教导处和图书室等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组,严把政治关,审查关,负责学校所有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借阅等工作。每期,学校要向学生推荐多学科领域的推荐书目,鼓励引领学生开展纸质书籍阅读,通过主题阅读课、图书跳蚤市场、读书分享会、绘本制作等阅读项目,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学会合理有效使用电子产品,做到健康阅读和健康用眼两不误。
2. 构建德育与教学相结合的共育机制。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也是落实“五项管理”的好抓手。学校将五项管理融入学生德育主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中,聚焦文同小学学生十大学习好习惯、生活好习惯、卫生好习惯和礼仪好习惯,落实规则教育立习惯、三礼教育提素养、主题教育植品格、实践教育宽视野。
3. 构建专业成长与实践探究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双减”下,文同小学做了一题“加减混合运算”:“减”学生的负担,“减”教师的负担,“减”陈旧的教育观念。“加”教师的智慧,充分发挥集备的作用,理性解决改革面临的问题;“加”课堂的含金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饱、学好,打造低负高质的课堂;“加”教师素养的份量,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更好落实新课程理念。 抓好教师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三个环节,因时间关系,我就以语文备课环节为例,我们总结六字法“读析参设改思”,读--学科课程标准与绵阳市义务教育学科课堂评价标准,多角色多维度多方法读文本;析--聚焦单元页人文主题和读写语文要素双主线,制定单元教学目标,聚焦课后题分析解读,确定课时目标,锁定教学重点,分析学情,确定教学难点;参--参阅参考资料,教参教案类辅助工具;设--精心设计环节,导入新课、整体感知、重点研究、拓展延伸、总结提升,精心设计指导与学习方法,精心设计板书,要求有条理抓重点有方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精心设计随堂检测,精心设计语言;改--二次修改为随时修改,N次修改,改的过程中去粗留精;思--教学反思,每月明确规定教学反思的篇数。同时规范备课栏目为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单元备课按照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措施、课时安排入手,课时备课按照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后反思执行。
三、做实每个细节,提升落实“五项管理”的优质量。
作业是教育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等功能。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在作业管理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1.始终把握作业育人功能,创新作业类型方式,系统性多样性实践性分类分层设计;2、控制作业总量,年级学科组作业加强横向统筹,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重点研究作业目标、作业内容、形式及分层设计,确保作业质量;班级作业加强纵向统筹,语、数、英三科教师有沟通、有避让,保证作业总量不超时,作业形式不单调;在布置作业前,老师先做,通过设计分层作业,破除沉重课业负担这一顽瘴固疾;3、提高作业质量,杜绝不加选择的重复的机械的作业出现,凡进入教室作业除书本与练习册外,每堂课的学案都必须自己编辑设计打印;4、加强作业完成指导;5、认真作业批改,及时反馈,要求所有作业全批全改,尽可能面批面改,重看学生书写习惯;6、不断提高课堂实效,同课异构、同课异上,我们不追求完美课堂,减少对课件依赖,慢慢向素课堂转化;7、不给家长布置作业;8、正在落实教学开放日,不仅在教师内部作业展评,还要邀请家长部分参观.我们在对作业管理积极有益的探索中,形成了作业管理办法:备课组从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属性分析、作业质量评价与调整、作业优化(分层作业,扶优辅差)、作业批改与评讲等环节入手,以单元为整体,抓重点,破难点,夯基础,制定了基础性的标准作业、主题性的综合作业、实践性的创新作业、选择性的奖励作业,使我们的作业设计从规范、标准走向多元、个性,打出了一套减负增效的组合拳。
“双减”之下学校面临更多的变革与抉择,因时而动,顺势而为,面向未来,回归本来。文同小学将循着“为了孩子”的质朴理念去做学校管理的微革新,在尝试中完善,在完善中优化。 (绵阳市盐亭文同小学 何敏章)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