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12月14日在北京开幕。在向论坛致贺信时,习近平主席充分阐述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实践、中国贡献,表明中国继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世界各国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的坚强决心。
打通与村集体经济的末梢神经。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集体经济发展选择空间狭小、投资风险高、回报见效慢难仍是制约贫困户致富奔康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带来的不利因素,各级各部门要充分用好用活相关政策法规,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市场拉动、政策扶持、创造条件、村为主体、村民唱戏”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途径。
“破零为整”打造集约化产业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开展土地流转,把分散的小规模土地、闲置土地集中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坚持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相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要强化联动各部门多措并举,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最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有效蜕变。(三台县鲁班镇 魏康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