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遍了蘑菇滩村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全村每一户走访调研,探讨加快发展的意见建议。刘珍梅和村“两委”积极筹措资金,引进项目和技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打造“丁香蘑菇”、原生态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等特色产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3年来,她带领村民建设占地面积5亩的蘑菇培育大棚2个,新建人畜分离集中养殖区3处、农产品晾晒场及烘干厂2处,改良土地、发展现代农牧业,培育种植玉米种子试验田500余亩;新建居民住房154户,危房改造218户。她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坚持因村因地因户精准施策,补齐贫困户发展短板,将全村2014年以来识别的建档立卡巩固扶持户16户52人,通过低保扶持、大病救助、教育扶持、危房改造扶持实现全部脱贫。昔日脏乱差的蘑菇滩村旧貌换新颜,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方向发展。(人民日报内蒙古频道12月3日)
如果仅仅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就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党员干部要在脑海中深深植入群众利益至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从心灵深处真正地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予以敬畏、予以感恩,老老实实俯下身子做他们的公仆。 “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作为领导干部,对待群众要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在群众面前不打官腔、不摆官架子、不说官话;坚持用平等的心态联系群众,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压人;让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
只有做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从来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去抓好落实。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好落实中,坚持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不等不靠、敢于负责、一抓到底,认真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尤其在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谋发展、做决策,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凝聚民智,努力使自己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文/子萱)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