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同时,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等。必须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认真查找差距,切实对症下药,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才能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住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这两个重点,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自觉行动起来,积极努力,付出行动,抓住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为这项事业添砖加瓦。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基层群众中困难群众的数量,家庭状况,收入来源等基本信息,建立起困难群众台账,做到情况清,底数明。要抓住重点对象,补足发展短板。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因为缺乏技术贫困的群众,基层党员干部要根据当地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找到脱贫的门路。对于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也要帮助找准疾病的原因,为他们提供医疗方面的帮助。对于因残致贫和一些无法治愈的疾病致贫的群众,要进行资金方面的救助,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