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突出强调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和对党的责任”,给全党同志传递的是对人民满怀深厚感情的宗旨意识,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要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要把责任转化为努力工作的动力,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同样“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乐观、充满激情地工作。要把工作当成事业,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工作会也干越起劲,工作经验和成绩也会不断的积累;如果把工作当成副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敷衍应付,完全没有工作的热情,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工作态度的不同,工作成绩也大相径庭,充满工作热情的人,工作的效率,工作成果也完全不同。必须要有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一个人无论本领多大、能力多强、素质多高,倘若对待工作拈轻怕重、应付了事,就很难有所成就。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明确认识到自己承担的特定职责,忠实履行职责,勤勤恳恳工作,任劳任怨付出。同时,要练就勤业精业的业务素养。岗位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要干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提升干事创业的奉献意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无私奉献的实质是把国家、人民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正是我们党的宗旨。党员干部要以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等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榜样,主动对标优秀,时常自省,查找不足,在工作岗位上多做为国为民的好事,才能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答好“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这张答卷。
提升干事创业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创造灿烂辉煌的成果。党员干部是直接接触人民群众的“先锋队”,要回过头看已经走过的路,不断的总结和分析,找到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增强创新意识,需要构建“鼓励探索,允许失误”的宽容氛围。(胡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