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武汉市委就要通过基层作风巡查集中公布一批“新衙门作风”和“微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这样的“亮剑”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并形成常态化。(10月21日,人民网)
笔者认为,整治“新衙门作风”,就应该见头就打,千万不能等。严肃整治“四风”,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社会风气明显清朗。但也相伴而生了一些“新衙门作风”:比如门确实好进了,脸也确实好看了,但“只微笑不办事”的却有增无减;吃拿卡要的少了,但不贪不占也不干、推诿拖拉的却有增无减;按规章办事、按纪律办事的意识增强了,但不干事怕出事、不担责怕负责、不创新怕失误等心态有所蔓延等等,这些就导致机关干部在干事效率、主动作为方面打了折扣,影响了事业的发展。以上这些现象虽然只是在个别人身上出现,但不坚决打击,就会呈蔓延的态势,严惩影响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要开展作风巡查。巡查组要以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化解信访积案为切入点,着力解决长期拖而未决、引发群众上访的重点问题和服务不到位、进取不积极、工作不落实、担当不主动等问题,加大查处“微腐败”和“拍苍蝇”力度。要不断完善机制。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流程最简、审批时限最短、审批服务最优。要为敢于担当负责的干部担当负责,为改革创新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让想干事的有机会、敢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作为、不干事的撤下来。必须严格问责。只靠批评和监督,没有问责必定难以肃清作风之弊。一些干部之所以长期不在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在整治“新衙门作风”的过程中,必须敢于动真碰硬,强化问责机制,并建立淘汰机制,形成强有力震慑。让占着位子不干活的人混不下去,才能让真正能干事、敢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营造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文/胥红运)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