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需求,各级应在提升普法工作的实效需要在创新上动脑筋、下功夫。首先要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为民服务,我们的法治观念如何、能不能依法办事,对全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当好依法行政的表率。党员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强化法治在维护群众权益、调处利益关系中的权威地位,强化法治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中的保障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用权,弄明白法律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按照法律规定切实履行分内职责,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其次转变普法理念,从“单一守法教育”向“教育服务并重”转变。把普法教育与为民服务融为一体,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努力把法治实践的过程变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过程。要注重普法与法律援助、依法维权相结合。把法律援助内容融入普法常用法律的普及和宣传之中。坚持以案示范,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典型案例的发布工作,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同时要用好互联网,做到以新应新。依托新兴媒体优势,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普法客户端等平台加强普法宣传,真正让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便于行,为普法工作注入新的生机。(文/曾旭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