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行不行、群众评一评。南昌市创新运用电视节目整治“作风病”初见成效。首期节目在8月初播出后,曝光的10个问题中,8个具体问题已整改到位,2个问题正在整改当中,场外观众反映的17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针对节目中反映出的干部作风问题,50人受到严肃问责处理。这对健全作风建设的监督体系、构建开门抓作风的工作机制具有借鉴意义。只有进一步创新办法、加大监督力度,把作风建设的评判权更多地交给群众,才能更好地倒逼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整治“怕、慢、假、庸、散”等问题。(中国江西网2018年11月5日)
作风建设抓好问题整改,一要抓结合。把整改与现实工作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整改和工作的关系,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来部署推进,通过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工作。二要抓落实。全面落实整改目标和措施,把整改体现在效率上,落实在行动上,特别要从群众最急、最盼、最难、最怨的事情改起,抓住那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明确责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有条件改的,要立说立行,马上整改;属于上级解决的问题,可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对一些涉及单位多、责任主体不清的问题,上级党组织要做好协调工作,明确责任,予以解决。三要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相关制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四要发动群众参与。注意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等社会各界层面中,聘请作风监督员,把广大干部的作风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让社会各界人士成为监督干部作风的重要力量,作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充分利用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举报信箱等监督平台,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谏言献策、投诉举报的渠道,真正了解广大群众的反映和评价。使监督评议范围由日常工作向重点领域转变,工作节奏由随机性向经常性转变,关注点由查找问题不足向督促整改落实转变,切实提高监督评议的有效性、科学性、权威性。(文/胡开适)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