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在“严”与“实”中提升作风整治实效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9-05  发稿编辑:韩春梅

 

 8月30日,韶关市纪委监委通报近期查处的3起“为官不为”典型问题。南雄市公安局黎口派出所副所长叶荣华不正确履职导致违规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问题。2017年5月至7月,在办理流动人口申请机动车登记业务过程中,叶荣华工作失职,造成车管所违规为持虚假居住证的37人办理了机动车登记业务。此外,叶荣华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2018年3月,叶荣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降级处分。 (金阳网2018年8月30日)

  “为官不为”已成百姓反感和诟病的问题,群众对行政机关人浮于事、庸懒散拖、推诿扯皮等现象十分不满。干部务必使干部树立务实作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群众口碑。

 作风整治要从严抓好思想教育,筑牢干部思想防线。解决为官不为问题,要把思想教育放在前头,把相关道理讲清楚。毕竟,大多数为官不为者并不是“一直不为”,如果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断提升实干意识和奉献精神,作风也会不断得到改进。

作风整治要从严监督执纪问责,提升监督实效。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必须强化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对于那些屡教不改、依然为官不为的,必须依照法律、纪律及时清除出公务员队伍。

作风整治要切实抓好制度建设,提升制度约束力。有了监督、执纪、问责的决心、力度以及健全的制度、机制,解决为官不为问题就有了可靠抓手。国家要完善法律和制度体系,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反不为机制,倒逼官员愿作为、敢作为、善作为。要把整顿作风的措施形成常态化,制度化。作风建设要打好持久战,抓好建章立制,立下长期遵循的规矩,将制度写得清清楚楚,划出不能逾越的红线,人人遵守制度,制度反对的风气就会消减、制度倡导的价值就能回归,让干部具备务实作风,在其位就要谋其事。

“作风整治在于抓细抓实、常抓不懈。”对“为官不为”问题需要持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深挖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为干部作风提供有力纪律保障。(文/周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