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做群众认可的好干部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7-21  发稿编辑:韩春梅

 

到小金工作的几百个日日夜夜,刘金香同志记不清有多少次没有吃上饭,一瓶矿泉水、一包方便面就可以充饥;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没能回宿舍休息,一顶敞篷、一个睡袋就可以御寒。一年365天,她几乎都在工作中度过。现在无论是小金县的机关还是乡镇村,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一提到刘金香的名字,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刘金香,我知道,是北京来我们县里专门管交通和扶贫工作的副县长,是位了不起的女干部”!这是一位小金农民亲口讲出的话。刘金香同志凭借对工作的执着与坚强的毅力,默默地书写着对小金人民的热爱,兢兢业业,不计名利,无私奉献,模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树立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人民网2018年7月10日)

孟子说,忧民者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者乐者,民亦乐其乐。义动君子,利动贪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公生明,廉生威。能不能保持清正廉洁,不仅关系到官德人品,更关系到事业成败。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能不能在名利面前摆正位置,是对每个领导干部的考验。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个党员、每位领导干部都要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始终保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为官清正,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古往今来,“名”有三种,名声、名节、名利。名声旨在声誉,名节贵在节操,名利重在利益。有些人不能清正为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名利,或者说做官的目的就是追求名利。这些人做官,常常为名利所缚,为了捞取名利而弄虚作假、胡作非为,不仅有害于党的事业,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建设时期,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等,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他们都没有去刻意追求名利,更多的是注重个人名节,都在群众中赢得了很好的名声。我们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摆脱名利缰索的困挠,始终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职务和权力,真正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文/子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