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里,常用“一阵风”来比喻事情转瞬即逝,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长久。政府服务群众不能像“一阵风”似的,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是应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取得实际效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领导干部“四风”问题,其实只要“四风”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真正转变,联系服务群众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党委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积极探索各种创新方式,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随着群众满意率的不断提升,同时也有一些群众提出了担忧,害怕开展这次活动也是一种形式,服务群众也只是“一阵风”而已。(西部经济网2018年7月20)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重要要落脚在“实干”上。俗话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的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服务群众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说的再多都只是空谈。服务群众,只有勤于实践,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否则,再完美的理论、再宏伟的蓝图,终将是一纸空谈。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要坚持群众满意的唯一标准,就必须要求我们的各项考核指标、措施、政策,都必须始终坚持“群众第一”、“群众至上”的原则,必须将民意、民情真正吸纳、充实到方案、标准的制定中,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让群众说话,让群众说得上话,让群众说话管用。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唯一标准,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它必须落实到党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项工作上。无论是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还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做出其他有关决策,都要广泛、全面、真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并将结果交给群众评判、让群众打分,只要群众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的,就坚决不做、不出、不行、不施。(文/子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