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未满一个月,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利用周末休息日冒雨暗访“丰樟高”,向全省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要转变作风,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促改革,以上率下、身体力行抓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8年 4月15日)
作风建设的成效怎么样,纠正“四风”有没有成效,群众们感受最深,最直接。 是不是好干部,群众的认可度很重要。一名干部的成就不在于挣了多少钱,当了多大的官,在于人民群众对他的评价。古往今来,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好 口碑的官员都能千古留名,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因此,人民群众对一名干部的口碑好与坏,能直接体现这名干部的好与坏。
推动作风建设,不是开开会,念念稿子,写写体会,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群众才满意。为了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有些干部想尽千方百计搞政绩工程,有些干部数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实事上,想尽千方百计的搞政绩工程的,表面上得到了好评价,但是面子工程毕竟是面子工程,不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最终没有得到好口碑;数十年如一日苦干的干部,他们虽然不能有立竿见影的成绩,但是他们发工作给千千万万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人民群众心中记住了他们,最终他们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名干部的好与坏是能分清楚的,妄图用虚无飘渺的面子工程来欺骗人民的眼睛,实事上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想赢得群众的好口碑就必须做一名实干的干部。实干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优良的传统,是求真务实的表现。干部具备实干精神,才能踏踏实实的干事业,才能真正站到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根据群众的需求开展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断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通过实干让群众得到实惠,群众得到实惠自然就会给干部好评价。 (向成)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