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明确指出,“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强调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考核对干部的激励鞭策作用。(5月21日《人民日报》)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这不仅需要在思想上不断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更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摆正激励与处罚的关系,为实干担当提供机制保障。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树立正确政绩观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对于加强干部管理、建设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考核指标上科学设置,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政绩。因此,在干部实绩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科学、合理、具体和可操作性”, 凡是发生严重破坏生态红线、造成恶性环境事件等情况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根据不同职务、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和标准。要制定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干部具体标准,在考核指标体系上,建立三考一评的考核评价体系,即把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分为素质考核、实绩考核、民意考核和综合评价四个部分,在分值设置上,素质考核、实绩考核、民意考核各自占一定比例,通过分解要素,作出综合评价结论。(文/曾旭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