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寇江泽)截至7日,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全部完成督察进驻工作。督察组交办的群众举报生态环境问题,地方已办结28076件。其中,责令整改22561家;立案处罚5709家,罚款51062万元;立案侦查405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约谈2819人,问责4305人。从被督察地方报送情况看,河南边督边改问责达1015人,广东拘留环境违法人员162人,江苏处罚金额近2.4亿元。(人民日报2018年7月11日)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三年以来,问责越来越常态化,也越来越制度化,老百姓普遍叫好,但是问责不是终极目的,问责的板子打下去,是为了责任的担子挑起来。党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主体,因此,在党组织结构构成上,必须具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结构功能和机制,加强组织,尤其是组织结构建设,包括制度设计已成为新形势条件下党建的重要内容,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管好党;谁来管?管党的,只能是党自己。其他社会各类团体,包括各民主党派,对党的监督管理,只是一种辅助补充而已,真正有条件管理党的,有资格管理党的,或者说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只能是党自己。基于对党自身,及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党不仅要管党,而且必须要从严管党,且一旦管理起来,就必须要管好,也一定能管好。这是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自然流露,也是党要管党的根本动力之所在。党的力量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也是强化执政信心的来源和根本保证。
俗话说“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乱作为要问责,不作为也要问责。原因很简单,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紧紧扭住党委(党组)责任这个牛鼻子,紧紧盯住党委(党组)书记这个第一责任人,就是通过问责倒逼官员敢担当,善作为。通过从严问责一批群众身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一批被故意掩盖的问题得以曝光并全面整改;一批整改不力不实的问题得以再次查处;一批督察整改过程中形式主义问题得到严肃问责。
从严治党要高举问责之剑,对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厉行问责,问责不光是纪委的事。“谁对失职失责行为不问责,纪委就问谁的责。”“必须督促各级党委和职能部门都扛起问责利器,才能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文/曾旭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