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深化“放管服”改革,一个重要目的是明确权责归属,处理好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政府职能更多向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优化社会治理等方面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简政放权应当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契合,使改革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宗旨,切实做到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8日)
很多党政机关对于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总是找不到方向,摸不到火门,觉得群众的要求违背了法治、规定,是在无理取闹。然而,就是因为有这些思想的存在,才出现了服务群众的质量难以提高,涉及群众呼声高的问题久而不决,群众实际困难难以得到解决。
在机关干部眼中很多看似不合理的事情,对于老百姓而言确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比如:路边摆摊买菜的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大难题。但是作为农民,他们到城里买菜需要有地方,而不是随便的一个地方就能买菜的,需要有一个人流量相对较大的街道。城市管理和农民的生产出现了冲突,到底应该谁让道呢?这样的问题在社会中还很多,这些就是我们党政机关应该研究的课题,应该尽快解决的矛盾。
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要把握好群众的呼唤,严重群众的呼唤改革,尊重群众的实际情况,政府该让道的就要让道,对于一些难以改变的问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解决,不能让矛盾变成问题,让问题成为难题。我们的工作目的就是让群众生活好,如果我们坚守的原则破坏了群众生产生活,那么我们就违背了初衷,就需要改变。总而言之,我们要以群众为重,以人民的呼唤为方向开展工作,建立正真为人民的服务型政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文/向成)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