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用“实绩”检验扶贫攻坚的成效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8-01-22  发稿编辑:韩春梅

 

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5年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三分之二以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这一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对5年来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的最有力诠释。”刘永富说。“决定性进展,意味着脱贫攻坚战态势已定,大局在握。”刘永富说,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是完全正确的。(新华网2018年1月)

扶贫攻坚需要从实际出发掌握扶贫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使思想与行动符合客观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严格按照经济社会建设的规律办事,一切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努力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扶贫攻坚的主要矛盾和阶段性特点,扎扎实实地抓好当前工作,切实有效推动扶贫攻坚的长远发展。扶贫攻坚要从调查研究到深刻认知。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正确决策、做好工作的前提。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尤其是要重点掌握上级决策、指示在基层的贯彻情况,重大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和一个时期基层的倾向性问题。在调查研究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正确处理领导干部亲自深入调查与看材料、听汇报的关系,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正确处理蹲点和跑面的关系,做到既跑面更要抓点,解决深层次的矛盾;正确处理调查与研究的关系,做到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系统、全面、科学地研究,为扶贫攻坚“把好脉”。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要想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扶贫,“授人予渔”,帮助他们创造条件,建立“造血”功能,找到致富的路子。因此,扶贫攻坚应把着眼点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授人以渔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推动行业扶贫、产业扶贫。无论是从眼前还是从长远而言,“造血式”扶贫脱贫成效突出、后劲足,而更受群众的欢迎。(文/吴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