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开创学法普法新形式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12-22  发稿编辑:韩春梅

 

“表情不对,再来一遍。”在第17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山西翼城县电视台《经纬剧场》栏目导演李森华,正在指导演员们拍摄普法短剧《一房多卖》。短剧讲述了当地一个人将房子多次销售的故事,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针对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以案释法,让群众知道错在哪里,如何遵纪守法。2006年,翼城县司法局开创短剧普法新形式,与县电视台联合推出《经纬剧场》方言普法短剧。所创短剧“采本土故事、用本土演员、在本土拍摄、重本土传播”,变普法宣传由“枯燥说教”为“生动演绎”,群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宣讲”,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新华社太原12月4日电)
 

提升普法工作的实效需要在创新上动脑筋、下功夫。首先要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代表党和政府依法行政、为民服务,我们的法治观念如何、能不能依法办事,对全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当好依法行政的表率。党员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强化法治在维护群众权益、调处利益关系中的权威地位,强化法治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中的保障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用权,弄明白法律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按照法律规定切实履行分内职责,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其次转变普法理念,从“单一守法教育”向“教育服务并重”转变。把普法教育与为民服务融为一体,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努力把法治实践的过程变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过程。要注重普法与法律援助、依法维权相结合。把法律援助内容融入普法常用法律的普及和宣传之中。坚持以案示范,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典型案例的发布工作,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同时要用好互联网,做到以新应新。依托新兴媒体优势,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普法客户端等平台加强普法宣传,真正让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便于行,为普法工作注入新的生机。(文/曾旭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