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量所在、魅力所在。“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知”是基础、前提,“行”是重点、关键,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方能做到知行合一。也正因此,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为了抓好落实,唤起行动。拒绝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避免“坐而空谈无人能比,临机应用百无一能”,立足自身现状、紧密结合实际,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推动工作,这样的学习,才可谓融会贯通。(人民日报2017年11月)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标定了新的历史航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以奋斗为通行证,当好新时代的实干家,我们就一定能书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实干”是干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党员干部做“实干”的好榜样,要把各项职责放在心上,深入基层,实地调研,主动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要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努力倡导“实干”的风气。托之空言,莫如见之实行。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清谈客错失机遇,实干者赢得未来。必须起先锋模范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做到“终身学”,把工作、生活学习化。加强和重视学习是每个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面对改革,要做好工作,仅凭经验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根本无法使工作向纵深开展。知识的老化、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不及时纠正,难以应对改革带来的各种挑战。因此,要将不断地学习作为“实干”的基础,以学好专业知识为前提,用过硬的本领和知识,为“实干”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要建立起激励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实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工作中要加大干部绩效考核力度,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对那些政治可靠、工作扎实、成绩卓越的人才,要重点培养,成绩优异的要适时提拔到领导岗位,让他们唱响为民服务的舞台,挑起改革事业的大梁,真正做到在政治上关注、生活上关心、精神上鼓舞、经济上奖励,让“实干”者得“实惠”。(胡糊)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