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创建省级“四好村”活动工作方案》,拉开了全面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拉开帷幕。
由于四川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鲜明提出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扎实抓好工作落实,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民住房和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引来了全国农村工作座谈会首次在成都市蒲江县召开。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农办、中央财办等领导对四川在抓“三农”中走在了全国前列,并以创建“四好村”为龙头,带动农村全面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川创建“四好村”其内容涵盖了农村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等主要内容,在“住上好房子”上,要求村内没有无住房户、无危房户、无住房困难户,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在“过上好日子”方面,要求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全面小康标准,义务教育入学率、参保率均达100%。五保、低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饮水安全、生活用电、广播电视等。在“养成好习惯”方面,要求群众参与的文体活动覆盖面达80%,有共同制定遵守的村规民约,有村级卫生保洁员,养成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安全生产、守时守信的习惯。在“形成好风气”上,要求村两委的群众满意率达90%,农村文化传承、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广泛开展,开办农民夜校、村民自觉抵制好吃懒散、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低级媚俗、宗族派别等不良风气,无遗弃子女,不赡养父母,不关心兄弟姐妹等现象,治安秩序良好,无刑事案件、重大交通、火灾、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四川还制定了创建“四好村”通过层层申报、授牌等,对有违纪等四种情形将取消申报资格,对授牌村每年复查一次。省上还安排资金对“四好村”给予奖励补助,形成抓“四好村”的长效机制,人们有理由相信:四川在创建“四好村”中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四川的农村面貌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三台县西平镇党政办:刘金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