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之浅见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5-16  发稿编辑:韩春梅

 

 □  汪杨杰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切合“中国梦”伟大主题;符合科学发展发展理念。目前,全球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低通胀、低贸易、低投资、高债务的态势。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加速风险暴露,增加银行风险管控难度,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只靴子落地,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金融行业市场准入限制放宽,金融脱媒、同业多元化竞争和互联网金融跨界竞争等使得以规模扩张和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银行业告别低风险、高增长的黄金时代,迎来分化转折点,突出表现在经营利润“断崖式下跌”。经过9年多实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目前有3.9万多个网点,客户数4.2亿人,总资产规模达5.5亿元,居中国银行业第7位,在英国《银行家年鉴》中排名世界第41位。转型升级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目标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意、创新;手段是负债、资产、中间三大业务,在“网点分类、功能分区、服务分层”中转型升级,在邮政三大板块三分天下;通过“战略、科技、人财、合规”四轮驱动,从而一统金融业务天下;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给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为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全面深化改革”等系列讲话,对金融改革也提出一系列新要求;2015年10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金融企业座谈会上强调: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企业要继续推进金融改革,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一)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符合改革开放政策。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标志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担着,开启中国邮政改革新时代、续写新辉煌的重任,是党和人民的期冀,不辱使命,是当代邮政人不得不直面、思考和解决的事项之一。

(二)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切合科学发展理念,是战略发展、市场定位、持续发展,践行“三严三实”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商业银行为争抢客户,纷纷淡化自己的行业特色。客户是没有“国”界的,本无属于哪类银行之分,但要做所有客户的工作,那是不现实、不科学的。

(三)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顺关系,解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邮政的业务交叉、管理重叠等问题。当今,市民对已取得累累硕果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疑惑:“邮政局还贷款”?还有客户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知该找谁的尴尬局面。

二、势必行

在后经济危机时期,各国监管机构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实施“巴塞尔协议Ш”,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惟有变革,惟有创新,才是中邮银行不断“进步,与您同步”的动力和源泉。

(一)2012年4月8日,中国最早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广东发展银行正式更名为广发银行,广发银行将“广东”略去,英文名更是加上“CHINA”,这已是继福建兴业银行后的第5家,通过更名,超越地方区域化,更加全国化,并为未来国际化发展作准备的银行了。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出生”就冠“国”字号,没有区域性的担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名让人误解:只有储蓄业务。其实,银行本身就有储蓄功能,机构名称中的“储蓄”二字,虽有历史渊源,但以偏概全,给经营带来不便。

(三)反弹琵琶说转型。中邮银行不是淡化,而应是在强化行业特点上做文章、下功夫,做的本身就是有传承关系的百年老店——邮电事业“人民邮电为人民”,为互联网+、大型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带上的客户服务和投融资需求工作。

三、怎么转

在大行盘踞、中小银行纷争的国内银行业格局中,中邮银行以怎样的姿态和定位来脱胎换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一)市场定位,“服务城乡、服务社区、支持‘三农’”的零售银行定位,“贷动小企业,赚动大未来”的生存、发展之道,非常正确。但中邮银行要实现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可重新定位,错位经营,抓住“互联网+”风口,大力推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渠道发展,提升个人优质客户占比,扩大法人客户服务覆盖面和综合贡献度。

(二)银行更名,或是一条策马扬鞭的加速道。从某种程度讲,中邮银行也是一家略带政策性的银行,归根到底,它还是一家商业银行。更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妨从战略高度,应局谋变,顺势而为;从战术层面谋划,如何才能适应业务发展、市场定位需要,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三)怎么更名?中国邮电银行?中国邮政银行?中国科邮银行?建议采用中国科邮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就避免了群众的误解,从事的有储蓄、信贷和中间业务,还涵盖了电子终端等新兴银行业务,将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科技与金融完美融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

四、创意新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念一转天地宽,转型升级就是要在经营理念、战略方向、组织能力等方面突破。

(一)观念创新,就是要实现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营造出“方向目标比努力更重要,知识技能比学历更重要”良好氛围;树立起“以人为本、科技立行”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当前业务重叠、客户疑虑的局面,理顺关系,可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德国邮政银行,就把邮政和银行业务完全拆分开,银行就是银行,邮政就邮政,企业就是企业。

(二)组织创新,中邮应当是用高科技武装起来和高素质员工锻造出来,为员工规划好职业未来,让员工对中邮有认同感、归宿感。率先在同行业中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清廉的队伍。用铁的纪律来锻造一个钢班子,建设一支铁队伍,打造一个铁打营盘和铁打的兵!

(三)业务创新,首先要优化业务、客户结构;其次是平衡好零售与批发、城市与农村市场的关系;第三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平台战略为引领,着力构建多元、立体、高效,“全接触”的绿色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

五、保障力

转型升级,必须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统领全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进步,与您同步”的“邮储梦”融入到“传承万里,国脉所系”的“邮政梦”,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管如何变,其实也是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万变还在其中,依然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旗下三大板块中,一家公司治理完善、运行机制良好、管理水平较高、金融产品丰富的优质企业之一。

(二)夯实风险合规管理基础,有效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安保职能,不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持续加大案件防控力度,财务管理更加精细,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优化,会计运营管理更加高效,授信管理更加专业。

 

(三)创意金融,创新工作,要以客户利益为第一追求,客户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中邮发展为员工、靠员工,发展成果员工共享;要在普惠民生、管党治党和增进员工福祉等方面作出更加有效的安排,让广大城乡居民、员工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六、突破口

转型升级的目的是和谐共享,组织制度是保障,科技人才是关键。

按照“网点分类、功能分区、服务分层”的要求,一是对大的网点加快向旗舰型网点、示范网点转型,二是适应客户行为模式变化,整合功能单一、效率较低的中小型网点,向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的社区银行方向转型;

是全面加大电子渠道布局与电子银行功能升级;大力推进移动展业。

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中国科技城(绵阳)。中国惟一科技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议设中邮银行科技城总部,为中国科技城建设和转型升级中邮银行进行理论创新,金融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找到一块试验田

寻求金融监管部门,特别是国务院的政策支持。让中邮银行成为支持中国科技城建设、扶持三产业成长、服务市民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金融生力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