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夯实现代产业才能开出“绵阳造”之花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2-24  发稿编辑:韩春梅

 

 2015年,在全国经济整体下行的趋势下,绵阳逆势而上,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两会,无疑吹响了决战“十三五”、建设幸福美丽绵阳的集结号!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绵阳如何进一步实施好两个“一号工程”,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纷纷建言献策。(来源于《绵阳日报》)

绵阳两会如期顺利进行,决战“十三五”、建设幸福美丽绵阳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如何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成两会焦点,绵阳需要更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叫得响的“绵阳造”品牌。这是科技城建设的切实需要,也是绵阳经济社会进入全面深刻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

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绵阳人有理由自豪。克服全国经济整体下行压力,绵阳决策科学、战略得当、定位精准,逆势而上,工业经济平衡发展,长虹控股成功挤身千亿俱乐部,九洲工业总产值超200亿,新增中小科技企业2569户,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全省领先优势,诠释着全国唯一科技城向科技性经济转型的新高度。一边科技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新增并迅速成长,一边是对高耗能、低技术产业的坚决淘汰;现代服务业体系、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成效显著。三台、北川同时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梓潼县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示范县,涪城区被评为四川唯一的电子商务试验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超9.4%,电商交易高居全省第2位,电商+精准扶贫,电商+完善的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已然形成气候。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绵阳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的大文章正在被书写。

夯实现代产业才能开出“绵阳造”之花。在全市两会期间,多各与会代表建言,要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都叫得响的“绵阳造”!这需立足全国市场,对重点产业项目进行疏理,重点支持一批有带动能力的农业、旅游发展项目,大力挖掘具有潜力的产业进行支持。但前提是要集中精力解决制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土地、融资和水电气费用过高等瓶颈问题,为“绵阳造”提供最佳的招商引资、创业、创新的制度、政策环境和空间平台。绵阳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最大的突破口在哪?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数量不容忽视的一流的科研院所、科研技术人员,这是绵阳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更是绵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最强大的依靠。夯实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的制度、政策只是框架,必须吸引最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来绵阳创业、就业,才能让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培育最强大的内生动力。必须紧紧依靠绵阳军工企业的优势,加速推进军转民、军民整合企业发展,大力扶贫中小科技型企业,不断夯实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为“绵阳造”培育最肥沃最适宜的土壤。 (作者: 伍文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