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十余次提及“规矩”,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好“破”和“立”两篇文章,并对反腐倡廉建章立制的制度建设列出“着重抓好”的四方面工作。(中新网北京8月5日)
党内监督要讲规矩。古人云“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自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究其原因都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党性修养弱化,权力观地位观发生扭曲,道德品行堕落变质。6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近期开展的“三严三实”“从严治党“专题教徒活动,加强了各级党内监督,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推动领导干部更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从根本上为腐败“雷区”树立标杆。
选人用人要懂规矩。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能上不能下”是长期以来官场形成的一条“潜规则”,部分领导干部抱着只要混个一官半职就端上了“铁饭碗”、坐上了“铁交椅”的想法,在其位不谋其政,成为了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瓶颈与阻碍。在我看来,自上而下的考核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一种解决措施,把干部能上能下列入考核,纳入对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考评之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形成正确的政绩观,从而震慑和整肃官场用人歪风,从风气上扫除腐败“雷区”。
权力行使要守规矩。《人民论坛》杂志去年下半年曾做过一个“小官贪腐现象调查”,称一段时期以来,小官大贪的事件频频曝出,不断刺激公众神经,譬如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副处级),其家中被搜出1.2亿元现金、30多公斤黄金,并拥有河北、北京等地的60余套房产,其贪腐程度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究其原因,那就是行政权力太大,事事都要审批,太多的审批不光是抑制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也为占据重要岗位的“小官”们制造了不少寻租机会。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要重点抓好8个方面65项任务,国家以最大限度铲除“小官大贪”现象的滋生土壤和产生基础,为反腐从源头上扫除腐败“雷区”。
国企监管要立规矩。十八大以来,在中国持续不断的“打虎拍蝇”风暴中,隐藏在国企内部的贪腐沉疴和监管积弊不断暴露。有媒体统计,仅在2014年,就有70多名国企高管落马。近年来,国有企业被揪出的“苍蝇”、“老虎”不少,为什么纪委发现不了腐败分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纪委受同级党委领导,待遇、福利,甚至是升迁都要看老总脸色,人在屋檐下又怎能不低头?,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是所肩负的历史责任都是相同的,因此加强国企的监管力度,是扫除“苍蝇”“老虎”的重要“雷区”。
总书记的四个“规矩”,看似“立”,着实是以“立”突“破”,从腐败各个区域,各个根源,各个层次,来杜绝、破除当今的腐败现象,从根本上扫除腐败“雷区”,为我国的官风、民风、国风树以正气,为百姓创造更美好的家园。(王小航 江油市农业和畜牧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