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着位子不干事,拿着工资不出力”“不贪不占,啥也不干”“平时做敲钟和尚,遇事当甩手掌柜”……在经济增长放缓、简政放权、高压反腐背景下,部分领导干部却将其当成“为官不为”的理由,平平安安占位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形如“政府摆设”,状如“公堂木偶”。( 新华网 4月14日)
一提到腐败,人们的直接想到的就是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这是腐败最明显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作为一名政工干部而言,有一种腐败就隐藏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庸政懒政。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出现了懒政、庸政的现象,众所周知,懒政、庸政不仅损害政府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阻碍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部分党员干部之所以染上“懒庸之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岗位竞争“短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缺乏民主性和科学性,尚未形成竞争择优的管理机制,特别是未能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另一方面则由于问责“短路”,压力不大。现有制度对于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隐性失职”行为,尚未实行有效问责机制。
庸政懒政是政策执行的天敌。要抓好政策落实,必须坚决整治庸政懒政。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懂得,各级政府机关是党执政的重要阵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铁的纪律要求。抓落实,就是对党尽忠、对人民尽责;庸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就是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就是渎职失职。尽管不像贪污腐败那样“明火执仗”,但“无功就是过”,庸政懒政同样也是一种错!
治理庸政懒政刻不容缓。治理庸政懒政,优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吏治清明、公平正义、干事创业的政治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党群矛盾,让人民更加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
(作 者:龙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