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然而现在,漂泊在外的孩子却“没脸回家”。
为什么没脸回家?细想一下,其实是社会的责任,我们都难辞其咎。
想到过年,不但孩子们异常恐惧,笔者都异常恐惧:没完没了的饭局,车水马龙的人流,名目繁多的往来……哪样不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何况孩子?
孩子们外出打工也好,大学毕业留在异乡也罢,谁不希望自己能与父母团聚团聚?可两手空空,囊中羞涩,心里话儿向谁说?回家就诉苦吗?
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在亲朋好友眼里,尤其是爷爷辈分的眼里,孩子大学毕业,就功成名就了。岂料现在早已不是工作包分配的年代,孩子工作不稳定,甚至根本就没有工作,居无定所,灰头土脸,思前想后,哪里还有脸回家?
现在,兜里没钱,还真是无法过年。父母暂时无法孝敬到还情有可原,那么父母的父母呢?比自己更小辈呢?
孩子回一趟家,过一个年,因为囊中羞涩,先是丢了面子,继而又失了“里子”,里外不是,越想月害怕,哪里还敢回家?
如果孩子们都像古代的状元那样高头大马衣锦还乡,他们会“没脸回家”吗?
如今,人情费普涨、压岁钱提高、吃喝圈延伸,迎来送往哪里不需要钱?孩子们还没有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时,就饱尝了外面世界的很无奈,何处是归程,他们心里没底,哪有本钱回家?
纵然归心似箭,无奈腿似灌铅。怎么回家?
过年的本意应该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句土话,讨口子都有三十夜,可现在……
没完没了的饭局,目繁多的往来,轮流胡吃海喝,这就是过年吗?为什么不轻轻松松、节节俭俭、欢欢喜喜的过年呢?为什么要让孩子“没脸回家”呢?
真怀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岁月。
(刘刚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