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形象工程何以首成中央巡视后整改重点?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10-14  发稿编辑:韩春梅

 

继前日今年首轮中央巡视10个巡视点“晒”出整改报告后,昨日,辽宁、新疆也“晒”出整改报告。报告显示,辽宁部分县市举债搞形象工程问题。(新京报,10月12日)

近日,辽宁、新疆两地相继“晒”出各自整改报告,成为除河南、新疆建设后团外今年中央首轮巡视的14个巡视点最后“晒”出整改“账单”的省份,眼看今年中央首轮巡视几近完成,其巡视出了什么突出问题?各巡视点整改情况如何?此次中央巡视有何特点?这些成为看“账单”的公众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今年中央首轮巡视之下,各地曝光的问题不少,但大多是司空见惯的老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在前几轮中央巡视中已经点名批评但一些地方和单位整改落实不到位,或是问题掩盖潜藏得深未被发现,此次新被巡视发现提出。在各地方和单位曝光的问题当中,或是虚增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弄虚作假等,如辽宁等地;或一味追求GDP增长,执行唯GDP是论的过时政绩观,搞大拆大建,拆了又建、建了又拆,重复建设,看着热闹,实则劳民伤财,并未给社会带来实质进步,群众生活并未得到实质改善,如福建等地;或存在带病提拔、跑官要官、干部超配、紧急提拔、车房超标、小官巨腐、作风粗暴、“裸官”突出等问题,如海南、辽宁、山东、福建、北京等地是普通存在;或在重大领域造假,形成五大违纪违法的“造假灾区”,如福建等地在考评数字虚报,提前征税“寅吃卯粮”,如辽宁等地财政数字造假、贪求政绩“玩弄数字”,如海南等地干部档案造假、乱填滥改“自我修饰”,在申领资金上造假,“偷工减料”腾挪骗补,如科技部等单位科研经费造假“移花接木”虚报冒领。

当然,在众多问题中最为突出同时也最为引起公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还是各地各单位的热衷搞“形象工程”的现象,其实这一问题无论在此次中央巡视还是以往历次中央巡视中都是一个突出点,屡被中央巡视组当面点名批评要求整改,一段时间以来,这一问题整改情况如何?虽然一些地方成效不错,但从此次中央巡视反馈的情况来看,实不容乐观,或许这也正是“形象工程”成今年中央巡视后各地方各单位整改重点的原因。

为何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形象工程”乐此不疲?追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地方政绩观“跑偏”,唯GDP论英雄,以求博取上级考核者的欢心,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地方和单位的政绩考核机制过时,过分强调GDP,民生领域重视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远大目标、宏伟蓝图被逼得在数字上造假、搞“典型”应付,不但无法实质发展经济、推动民生改善,在社会上影响也极为恶劣。要解决“形象工程”这类问题,根子上是要对各地方政绩考核体系进行改革,调整考核各内容及其比重,把民生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并因地制宜,在各体具体考核中突出考核当地特色发展项目、与当地资源潜力及在总体布局中的功能相适应,保持一定程度的灵活度进行动态调整,如此必将牵引地方改变以往政绩观,“形象工程”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作者: 伍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