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党性岂能被酒精麻醉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8-20  发稿编辑:韩春梅

 

古人说: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酒,曾经是多少文人墨客传世之作的“催化剂”;是英豪们决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力量之源;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增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桥梁与纽带。在古代文有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有温酒斩将关云长。自从古代杜康发明了酒之后,酒文化在中国就源远流长,结婚要喝酒,生日要用酒,升迁要摆酒,乔迁不离酒;接风、洗尘,同学会、朋友会等等,无不以酒为桥,以酒为乐,以酒通道。酒,俨然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成了“开路搭桥”的先锋,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效能,酒,虽然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酒后误事,酒后失德,酒后犯罪,酒后猝死等等,无不说明了酒就是杀人的工具。

近日,新华网报道,广东乐昌又出“酒烈士”,广东韶关市乐昌市沙坪镇的副镇长“酒后猝死”,镇政府花75万元“摆平诉求”,因群众举报,引发公众轩然大波。(新华网8月17日)

无独有偶,今年2月11日,荆楚网等网络媒体上反映“罗田县党政干部斗酒致人死亡,私下公款赔了124万”;扬州39名党员干部因酒驾受党政纪处分。

透过这一桩桩因酒被处理的党员干部,我们不经要问,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哪里去了?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哪里去了?党性岂能被酒精麻醉?

一些党员干部好酒贪杯,认为酒风就是作风,酒喝得多显得人豪爽有本事;还有的认为多劝酒才能体现热情周到,于是,大喝而特喝,喝伤了胃,喝坏了肝,喝出了事。
酒风不禁国无宁日。据了解,每年全国因酒后犯罪的案件高达上万起,2013年仅醉驾这一项浙江就查处1.38万人,有5000余人死于交通事故。由此可见,因酒行凶,因酒犯罪,已经对社会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果酒风不禁,必然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酒风不禁党无宁日。我们党是纯洁的党,先进的党,岂能靠酒精来麻醉,党中央下发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其中就包含了“禁酒令”,吃喝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然而,还是有个别党员干部对中央的“禁酒令”置若罔闻,比如:今年初受到降职处理的原黑龙江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喝酒至人死亡。酒风已经影响到了党风,酒风已经损坏了政风,纵观许多腐败问题,就是通过烟酒搭桥,以酒通道来实施的,因此,在酒上必须严字开头,狠刹党员干部酗酒、斗酒和违规喝酒等行为。

酒风不禁家无宁日。一些党员干部因长期好酒,从而导致身患酒精肝、胃出血等疾病,因治病给家中的经济带来极大的负担;还有的党员干部因酒后犯错,因酒壮胆,本不做的事做了,本不应该犯的事犯了,让自己受到牢狱之灾,从而家破人亡,影响了家庭的温馨与安宁。

纵上所述,为了党和国家的稳定,为了家庭的安宁,党内提倡禁酒,绝不允许酒风在党内滋长蔓延。

(涪城区龙门镇政府;谢清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