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对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的专访,介绍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新变革。(南方都市报,8月13日)
从中纪委网站刊发的对黎晓宏的专访文章中,一段文字吸引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中央对省区市巡视工作的“指导”关系转变为“领导”关系。”这种对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出自谁手? 中央对地方巡视工作“指导”变“领导”究竟释放出何种信号?“指导”为何要变“领导”?
如此大手笔的战略改革引发网友们由衷的赞叹,文中提到其中的“领导”二字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加以明确的,除“领导”外,另一个信息是,中央巡视办还将探索建立对省区市巡视工作检查考核办法。中央对地方巡视工作关系的转变体现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深化改革的大气魄、大决心,“指导”意味着导引,不直接参与,由地方作主,中央只作业务上指导,而“领导”意味着引领,要起到带头作用,地方不能作主,要按照中央的意思去执行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决策,直接向中央负责。
一字之变,无法得知是透露出中央与地方怎样的微妙关系的变化,但无疑代表着中央对各级巡视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巡视的作用是什么?有如突击检查,有如随机巡诊,哪里有“毛病”就会被第一时间给查出来。其实这也是对巡视制度的一次完善和改革,目的是更好的发挥其巡检和震慑功能。虽然自巡视制度建立以来,其威力逐渐得以显现,在各级反腐反贪、正风肃纪,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晒出了各地方各单位大量的问题“账单”,不但通报更是针对一些案件和领导干部进行点名批评,在公众纷纷拍手称赞巡视制度烈日般的灭菌作用时,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些地方贯彻中央精神不彻底不及时,执行问题线索报送制度不落实,以及旧有的巡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情况,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压力传导不够,即地方巡视不如中央巡视般重视,问责不到位,巡视不深入不仔细不出效果。而这些问题绝非突然出现,而是积弊,早已引起中央重视,此次巡视体制创新看来是酝酿已久也找准了时机。(作者:伍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