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第二巡视组向北京市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北京各层级干部中存在腐败现象,乡村干部腐败问题凸显。北京市纪委随即发布“农村干部违法违纪”专项整治方案,表示将严惩“都市村官”贪腐。一场针对“小官巨腐”的战役打响。(新京报,8月4日)
近日,北京一场针对“小官巨腐”的战役打得热火朝天、异常激烈,从2013年1月到今年5月,北京市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201件,涉案236人,目前已经起诉152人,一时之间在北京中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中间引发“地震”,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威慑,同时也引起媒体和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小官巨腐”是近来反腐浪潮中新出现的一个词,主要指那些虽然职位卑微,但动辄贪污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公款,一次又一次被媒体曝光,在舆论世界掀起惊涛骇浪,除了引起公众的一致强烈的痛骂,更让各级反腐力量陷入反思,“小官”何心成“巨腐”?在“老虎”一个又一个被打趴下的时候,“苍蝇”无数,意欲扑面而来?在习总书记一声“老虎苍蝇一起打”号令下,许多贪官应声落马,拍死的“苍蝇”更是一地,数也数不过来,这从中纪委不断刷新的反腐成绩通报上的数据即可得知。
即使如此,“小官巨腐”却因何成当下反腐一个难以消灭的现象?作为首都北京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又是何种情景?近来的反腐,无论是反腐机构还是群众,注意力都放在了“大老虎”身上,难道“苍蝇”们真的微不足道,可以掉以轻心?虽然“苍蝇”们职位低,但危害却一点也不比“大老虎”小,“老虎”固然势力庞大,作起乱来危害极深极大,打起来也要伤筋动骨,但“老虎”扎眼,很难自我隐蔽。而“苍蝇”们则相反,因为级别不惹眼,分布广泛,又多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天高皇帝远,极具隐蔽性,上级和纪检检察机关很难监督发现问题,而群众又缺乏监督意识或举报无门。其次,“小官”们虽级别不高,但大多手握实权,拥有单位或部门的决策权,且往往有经手财务的便利条件。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越是基层,权力越是集中,加之监督缺位,难免让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干部无法保持克制。
如何防止“小官巨腐”成“燎原之势”?各级反腐力量和公众有必要充分意识到“小官”们的危害,拍不完的“苍蝇”不但让反腐者的群众感到疲惫和厌烦,更让群众难以对各级政府的反腐决心和意志产生认同。要遏制“小官”们腐败的势头,除了加强对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干部的腐败进行铁血整治,还需建章立制,构建适合基层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除了上级和基层自身的监督体系,还需教育启发群众的监督意识,让阳光化的监督力量杀死基层腐败之菌。
(作者:伍文)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