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以“五化”模式构建区域党建新格局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2-26  发稿编辑:景秀丽

 

核心观点: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社区成为各种组织、各类人员的汇聚地。针对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利益诉求多样、拆迁安置居民增多、各种矛盾纠纷交汇的实际,游仙区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在全区46个社区探索推行“五化”服务管理模式,充分整合城乡党建资源,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创新组织设置,实现党建覆盖“网格化”。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在辖区内,按照先进党组织与后进党组织、党委与党组结对的方式,横向联系驻社区单位、“两新”组织、友邻单位及定点联系帮扶科研院校等,建立各类“结对型”、“区域性”联合党委(总支),当好人与人、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和谐共进的“黏合剂”。在深入实施领导挂点、部门包社区的基础上,纵向构建联合党委-特色党支部-专业党小组-楼幢(车间)组织员-单元(班组)志愿者的“五级”工作互动体系。新建小区、“两新”组织、专业协会等党组织,成立秧歌队、太极队及建筑、运输、中介等专业党小组,将党组织工作链条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实现党组织覆盖区域100%、党的工作覆盖100%、党员在组织中100%。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区域自治“民主化”。推行社区居务管理提议、商议、审议、决议“四步法”。“提议”即凡涉及社区建设、便民服务事项、党员发展等事宜,在收集社区党员、联户代表、楼幢(车间)组织员等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由社区联合党委(总支)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商议”即召开“两委”会,组织“两委”成员充分讨论,形成商议意见;“审议”即对“两委”商定的重大事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审议;“决议”即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召集居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决议内容和实施结果由社区监事会全程监督,做到“事由民理、策由民定、权由民用”,实现了加强党的领导和促进居务自治的有机结合。

创新活动载体,实现服务居民“多元化”。开展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绩效的“三亮”主题实践活动,实行窗口职责、服务标准、工作流程“三公开”,引领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及学校、机关、医院等系统在职党员在居住小区主动亮明身份、积极参加活动,服务社区居民。根据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业特点和个性特长,在党组织审定的基础上,分别提出服务居民承诺事项,采取分类定诺、公开承诺、跟踪践诺、民主评诺、台账销诺“五步走”,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真正达到承诺事项办得了、办得成、办得好。通过为群众送温暖、送信息、送安康、送岗位的“四送”活动,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

创新参与机制,实现共驻共建“一体化”。充分整合辖区各单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施党建工作联商、理论知识联训、入党积极分子联培、主题活动联抓、竞赛交流联办的党员教育“五工程”,实现党建工作联抓、社区事务共管。社区和“共建单位”筹资修建休闲文化广场,成立老年文艺宣传队和腰鼓队等,建立图书阅览室和青少年科普活动室,购置各类书籍,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开展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村)结对共建,整合城乡党建资源。成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共驻共建”单位共同参加的党建联席会,每月由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轮值主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商和讨论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环境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流动党员管理及“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等重大事项。

创新工作机制,实现应急处置“常态化”。在各小区开通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安装监控设施建成社区“天网”,成立由党员组成的巡防中队,坚持定时巡逻,对社区重点区域实行全天监控,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到位。建立社区安全管理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障社区长治久安。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互助机制,设立专门调解室。组建以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队长、党员志愿者为队员的应急防范处置小分队,在整合社区私有车辆、挖掘机的基础上,购置设施设备,随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同时组织辖区内的老红军、老党员讲革命传统,组织小区民警宣传社会治安常识,营造浓厚的遵纪守法、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新风尚。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