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阳市三台县卫生系统里,有这样一对70后夫妻,大家都习惯称呼涛哥、刘姐,他们之间是那种细水长流,平淡是真的感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他们的生活也渐行渐远……
刘姐受命在指挥部防控组工作,每天收集汇总数据、统计报表,接收60多个医院发来的各类数据后逐一校对,数据不够准确的,立即电话联系核实,以保证精准无误。整理核验量大面宽、一长串的数据,容不得一点马虎,话说多了感觉嗓子都快冒烟了,细心耐心责任心缺一不可。每天早上8点不到就骑着电动车出门,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钟才下班,饿到不行就在办公室吃点泡面、啃点面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帮着统计发放应急物资,工作节奏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作为办公室的协调员、联络员和事务“管家”,涛哥要起草综合文件和重要文稿,协调机关的日常事务、审核把关文稿质量……这名曾在西藏高原扛枪当兵的老班长,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的共产党员、“老战士”,白天忙事务、晚上搞宣传!扛起“笔杆子”记录分享梓州健康卫士的战地日记、感动故事,弘扬抗击疫情主旋律,传递白衣战士正能量。他说他不累,可长长的胡茬、浓浓的黑眼圈、疲倦的面容分明已经出卖了他,2月1 日是他和刘姐第20个结婚纪念日,也忙到忘了一起吃顿饭。如果你到机关头,看到一个邋遢且不修边幅的中年人,别嫌弃他,他只是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了!
要不是家里饺子面条都吃完了,放假在家的娃儿也不忍心打电话打扰妈妈。都说孩子在妈妈眼中永远长不大,可是她最近明显感觉“孩子突然就成长了,能把自己照顾好”。“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最亏欠的就是对家人的陪伴”刘姐说,等打赢这场仗,最想做的事就是和父母孩子一起,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吃饱喝足、闲话家常,然后踏实的睡到自然醒……
抗“疫”以来,他们在同一幢楼上班却不能同路随行,明明在同一层楼工作却几乎没有见面,明明离家不到5分钟的车程,却没有时间回家吃口热饭。总结起来就是:家里不开锅、夜深不回家、娃儿不过问、父母不经管,出门回家不同步,同楼同层不照面!全因夫妻俩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用行动践行的责任与担当!
涛哥记录的抗“疫”前线正能量事迹陆续被很多媒体刊载,深受感动之余,我也想和大家分享这对坚守后方阵地70后夫妻的故事,向所有战士们致敬! (晏肖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