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突入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三台县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众志成城、不惧艰险、迎难而上,以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之中,有历经霍乱、非典、甲流感战役考验的“老战士”,也有刚刚从业、毫无经验的“新兵蛋子”;他们身先士卒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喂,您好,我们是乐安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务人员,请问您今天感觉怎样……”,每天都能听见副院长王芳拨打居家观察对象电话的声音,有时也会遇到群众不理解,尽管声音已经沙哑,她依然耐心解释着,安抚观察对象紧张、激动的情绪,她每天都要定时完成这项工作,也要兼顾协调防控工作,安排科室人员分工行动,还要带队下村入户、摸排监测,身兼数职的王芳,主动担当、毫无怨言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大年三十,院长给她放了半天假,叫她去陪陪常年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还有几年才回家团次年的弟弟、弟媳和侄儿,她拒绝了,没顾得上和家人吃上一顿团年饭,她说“在大家都很忙的时候,本来人手就少,我又是分管公共卫生工作的,你们都在一线接诊看病,我更得多做一点”。连日来,她发放数千份宣传资料,摸排返乡人员890多人,还多次到村卫生室指导摸排工作。
王芳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也是一个普通人,为人妻、为人母,也有害怕的时候,但是面对疫情,就是一名战士,战斗的集结号已经吹响,那就要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接到上级安排对返乡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排查监测工作,里程卫生院的赖孝登在没有防护服、没有N95口罩、没有任何经验、不知道危险程度的情况下,义无反顾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危险的工作。
腊月二十八,他接到任务,上门为一名刚从武汉回家的大学生测试体温,交待了居家隔离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后,随口说了一句“谢谢你的配合”。后来,这句话便成了他入户面访的口头语,伴随着不知为期多久的“返乡人员”排查监测工作。
“群众举报某某村有湖北返回人员,赶紧去排查情况”、“我们这里疑似有个外地人员,请赶紧来查看”接下来的日子,这样的电话经常接到,曾经当过乡村医生的他,又反复奔走在这些熟悉的乡间小路上……为了防止疫情扩散,线索就是命令,他每天不厌其烦地排查、监测、登记、报告……目前,排查监测总人数595人,入户面访220人。他说:“谁不怕被传染?但有医者初心、健康使命支撑着我,必须干好本职工作”。
流行病学调查是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手段。能胜任流调工作的必须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兵强将。三台县疾控中心的李玲就是其中一员。
正月初七的晚上,一个急促的电话通知她立刻重返岗位参加流调工作。“疫情就是命令”,李玲放下不足一岁的女儿,不顾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毅然留下“潇洒”的背影。流调结束已是凌晨两点,后续她还要撰写流调报告、清理流调物资、和医生沟通病人隔离治疗注意事项、交接医疗废弃物……不知不觉,天又亮了,而这样的夜晚,在近半个月,她经历8次了。
“只要都能排查出来,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啊!”李玲说,在疫情面前,作为医务工作者就要冲在一线,尽职尽责为群众健康守好安全防线。
正值腊月二十六,县中医院后勤保障科科长杨尧芝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在你那里给我找两个口罩,我女子要到成都去”。杨尧芝觉得奇怪,一向大方的兄弟为什么要贪这种小便宜,开口问我要口罩。
随后,他上网查看了武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动态,他下意识到,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的防护物资一定要备足。于是,立即请示院长,连夜联系各方药厂配送口罩、防护衣、酒精等防护物资。他说:“作为后勤保障科科长,就是要千方百计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断升级,一连几天杨尧芝的电话始终在通话中,办公室也不见踪迹。因为他一方面要督导发热门诊改造工程等日常工作;另一方面要预测防控物资的缺口,统计需求明细,把应急物资有计划地发放到各科室,保障前线运转。拒绝了朋友,拒绝了亲人,有时候连自己都顾不上,而面对不理解者的谩骂指责,他只是想把医护人员保护得好点再好点,只有他们健康了,老百姓才能安全,社会才能更稳定。(绵阳市三台县卫生健康局 任 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