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美丽的坚守 无言的奉献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9-20  发稿编辑:韩春梅

 

  ——记优秀共产党员张德萍

1983年秋,一个梳着辫子的美丽姑娘来到清泉镇。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的她成为清泉信用社一名员工,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从普通员工到共产党员,从出纳、会计到副主任,因干部职数原因从副主任再到一般员工……角色转变和岗位轮换背后,是她默默无闻的实干,毫无怨言的奉献。

三十余载春华秋实,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一系列殊荣是对她最好的褒奖,彰显了她作为一名党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情怀,更诠释了安州“信合人”的实干精神。

以“社”为家  风雨同舟

如今有着“桑间明月 田园清泉”美誉的清泉镇曾因地理位置偏远被称为安县“金三角”,不仅离县城数十公里,和周边乡镇也是相距甚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条件艰苦。1983年,刚满20岁的张德萍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即便她的父亲曾是工行行长,即便有机会到县城或条件更好的乡镇工作,她却并未享受到这样的“先天优势”。家教甚严的父母秉承毛主席时代老传统,让子女到基层到农村去锻炼,并叮嘱她要靠自己的勤恳和努力来收获成功,正是这样的家风家规赋予了张德萍朴实与淡然。

初到清泉的张德萍稚嫩且满腹激情,如初生牛犊一般。不是财会专业毕业的她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坚持学习以及在老同志面前“不耻下问”让她很快进入角色。当时的清泉分社只有3个人,最为年轻的她“以社为家”,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无论是基础的柜台服务、艰难的存贷工作还是复杂的协调工作,她总是保持着饱满的激情和良好的态度,以“空杯”心态学习、以微笑面对客户,逐渐成长为农信工作的“行家里手”。

守得安静,才有精进。张德萍的工作看似平凡,但三十年如一日地在同一个地方坚守做着这些事,并得到一致好评,这就不平凡了。张德萍和丈夫都是塔水人,为了支持和方便她的工作,他们放弃了条件优越的县城而把家安在了清泉,他们的孩子在这里成长,事业在这里发展……

1995年,张德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她时刻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以温良恭俭让的为人得到同事们的喜欢和敬佩,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赞美,大家都亲切得称她为“大姐”。

心中有责  人生有为

长征是走出来的,业务是干出来的。三十多年来,张德萍的足迹几乎遍布清泉的每一寸土地。正因为她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都比较熟悉,因此多年来下乡组织存贷款或年底协助客户经理催收贷款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每当这个时候,如果门柜业务繁忙,她就在柜台服务,闲时就要冒着严寒去催收贷款。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贷款催收任务,张德萍甚至会放弃自己休假的时间,走村串户去找贷款户。说来也怪,有些不容易啃的“骨头”,只要她出马,总会有所收获。经常回来的时候脸都冻得通红,但是她不但没有丝毫怨言,还笑着说:“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还有用处的嘛!”

作为一名信合人,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德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一次,一位老大爷来办理存款业务,其中有大部分都是零钞,张德萍仔细清点后发现其中有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是假币,于是按照规定当面收缴。这时那位老大爷就嚷嚷开了,非得要回假币,他说:“我就靠卖点小菜挣点钱,这些钱都是我攒了好久的,结果还被这些黑心人骗……”但是根据规定收到假币不能再交持有人,张德萍不停地安抚老人家的情绪,并耐心地跟他解释,可是老人根本就不听。老大爷急得脸红脖子粗,并在营业大厅大声吼:“这是我的钱,我不存了!你退给我!信不信我去告你们!”。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张德萍并没有恼怒,而是继续面带笑容地说:“老大爷,对于你的遭遇我们也很同情,但是不管你今天存不存钱,这张假币我们都得没收,这是我们的职责,请你理解一下我们的工作好吗?谢谢你。”

随后,为了更好安抚老人家的情绪,同时不影响其他客户办理业务,张德萍请这位老大爷在营业大厅椅子上坐一会儿,并为他倒了一杯水。她依然面带笑容地向老人解释假币流通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并对他说:“你生气我们能够理解,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管是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难过。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张假币退还给你,你再拿出去用,下次不就会还有另外一个人跟你一样的受害吗?”然后大姐还仔细地教他如何辨别假钞,避免自己再上当受骗。老大爷的情绪慢慢地平静下来,也终于体会到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良苦用心,事情就这样被张德萍解决了。

多年来,张德萍以其优质的服务和好口碑为清泉信用社培养了一大批忠实客户,同时还不断地发展着新客户。用客户们的话说就是:“我们拿了钱,就直接到你们这里,弯儿都不拐一个!”甚至有一些老年人来办理业务,若是遇上张德萍不在,他们都会改天再来,非要等她办理他们才放心,因为这么多年都是张德萍为他们服务,并且从未出过差错。每当听到客户和同事们的夸赞,张德萍只是笑着说:“这些都是些平凡事,是我应该做的!”

“张姐对工作的热爱我们有目共睹,她在数据业务上一丝不苟,每一个数字和金额都反复核对,以确保准确无误。同时,她对客户的真诚热情和耐心细致也是值得员工学习的。”清泉分社主任张明福内心也对“大姐”十分崇敬。

落霞满天难忘初心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20岁的花季少女如今已被唤作奶奶,曾经的一头青丝添加了些许白发。五十多岁的张德萍依然在地处偏远的清泉分社坚守岗位,依然做着一线柜员的工作。她有过许多人生的梦想和追求,有过许多人生的选择和机会,但她时刻以大局为重,甘做铺路石,多年来一直坚持以老带新,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

清泉分社80后员工刘东姗说:“对于一些业务上的问题,张姐总是不遗余力的指导我们。我们年轻人虽然领悟力强学东西快,但总是马马虎虎,工作中免不了出现纰漏,张姐时常提醒指正,她不仅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大姐。”

有一种平凡叫伟大,有一种美丽叫坚守。三十多年过去,她和清泉这片土地相依相惜,这里已然成为她的第二故乡。谈及多年坚守的理由,张德萍说:“工作不能拈轻怕重,把重担子交给别人自己挑轻的。也不能一味地取近舍远,把偏远艰苦的地方留给别人。要实现个人价值,在哪里都可以工作,在哪里都可以干好工作。” 因此,她对这片土地有情,也享受着这片土地为她留下的岁月的印记与馈赠。

不仅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还是乡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巾帼先进个人……

如今,五十多岁的她有一个可爱的孙儿,正是享受含饴弄孙的美好年岁。但她没搞“特殊”,依然坚持着每月十天的轮流值守,依然扎根在基层,奉献在一线。张德萍说:“在生活上、工作上大家都对我关爱有加,作为一名老同志老党员,不能只想着怎样寻轻松、搞‘特殊’,而是应该给年轻人做好榜样、带好头。况且我也干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了,老是老了,但是还得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呀!”

三十多年风雨同舟,一路走来,张德萍本着“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的人生信条,把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信合事业,献给了清泉分社。容颜已改、初心难忘,她那颗为信合事业默默奉献的赤子之心依旧炽热! (安县联社办公室)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